<!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個頭,一個圓?”戚遠看著被自己偽裝成隕石的監測衛星傳回的圖片,差點笑出來:“這葫蘆娃嗎?還是沒胳膊腿兒的!”
是在上面而且小點的球,表面存在貌似攝像鏡頭的東西,戚遠真的要以為那是葫蘆成精了!
而且是金剛葫蘆,上下兩個球體都由一個個反射著光芒的金屬鏡面組成,除了一些貌似是被攻擊到的部位顯得凹凸不平,形成不了鏡面反射又揹著光從而表現得暗淡烏黑,其它地方簡直是要亮瞎人眼!
至於追在這家夥身後的,也是類似的東西。
“這就是歐斯彭說的星界生物?”戚遠依舊只能自語:“這要在大氣層裡,怕是自己就把自己燒死了!”
雖然戚遠還沒能獲得這些奇異生物的準確速度,但他們能夠在太空環境中自如行動,至少也是超過了近點恆星的逃逸速度的。
突破號當前所在位置,按照計算,需要至少達到五十三公裡每秒的速度,才能獲得穩定的公轉軌道,不至於繼續向眼前的恆星靠近。
也就是說,突破號如果要在當前位置逃出引力捕捉,就要至少加速到五十三公裡每秒,而隨著時間過去,突破號距離恆星越近,所需要的速度就越高,因為越靠近引力場核心,逃逸速度就越大,所受引力也越強。
那一前一後,總共四個“葫蘆精”可比突破號距離這顆恆星近多了!
他們的位移速度,必定遠遠高於此時的突破號,戚遠大略估計,差不多要有一百公裡每秒!
這樣的速度,別說在地球大氣層,就是任何一個具備大氣層的行星,無論空氣成份是什麼,只要阻力稍大那麼一點點,動能在阻力作用下産生的熱能,就足夠燒毀任何人類已知的物質了!
為什麼突破號要先傳送出大氣層,然後才開始一系列加速?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說,戚遠覺得他們不是生活在行星環境中的,除非“葫蘆精”和突破號一樣,都是航天器,其中還有駕駛員。
“咦,這麼說突破號豈不是錐子精?”戚遠自己倒是樂了起來,航天器為了適應於太空環境的航行,在外形上確實比較獵奇。
從當初定型突破號的演算以及虛擬實驗中,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這種雙球形,只不過相對目前的雙錐,雙球的穩定性略差。
如此看來,對方也未必就是歐斯彭口中的星界種族。
有些失望,如果對面的只是非常平凡的“地外科技文明”,那麼雙方間具有交換價值的東西可能就比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