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輝鑽、欒葉先生,你們還要等嗎?”
班加洛已經成為空城,在歐斯彭的“四合院”裡,是最後的班加洛居民:兩位半身人和一名地精。
“當然,至少還有十幾名地精和兩百個半身人家庭還在路上。”歐斯彭正在分派自己的煉金傀儡到班加洛所有城門處,將集合點的所在位置張貼清楚。
地球人類中還有許多不願走的,反倒是艾梵瑞爾的住民們,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遷徙,當離開的號召公佈後,絕大部分各族生靈都選擇跟隨大部隊。
過他們的散居習慣阻礙了彙聚速度,許多小聚落、家庭都相距極遠,特別是那些施法者能力不強的,就需要在陸地上長途跋涉,耗時許久。
此時此刻,黃馨根本無心他顧,曾理把戚遠傳回的報告裡面,關於航路安全和環境的部分摘出來,交給黃馨她們作為安排遷徙路線的參考。
關於科研的部分,就只能來找歐斯彭了,因為曾理組織的,曾經擁有數十名成員的施法者小組織已經徹底解散。
有人成為了志願者,早已先期離開;有人回到家庭中間,為遷徙路上親人的待遇而努力;還有人肩負將《奧術》繼承下去的任務,如果曾理和黃馨最終永遠留在了地球上的話。
黃曉安和黃曉筱這一對小兄妹在父母、親長的看顧下,就被安排在第二批登艦離開的名單裡。
他們攜有曾理全部的研究筆記和成果,類似預言錯位的不成熟思考和作品在所多有,那些東西或者因為沒有達到目的,或者因為沒能獲得足夠論證,並沒有被曾理發表過。
如果運氣足夠好,曾理認為黃曉筱最終成就一定可以超越自己,小姑娘的天賦更好,起點也更高。
她甚至擁有比戚遠所能看到的風景更完整的機會。
在交託衣缽的時刻,曾理才終於深切理解了自己的恩師,蒯良教授的心情。
自己選擇黃曉筱而不是其他人,原因其實很簡單,小丫頭的倔強與狡黠令他感到親切,像是小時候的另一個自己,再加上她又有足夠的天賦和對科學的熱愛,這或許就是那些心理學家所說的移情吧?
蒯教授看待戚遠,是不是同樣呢?仔細想來,戚遠那一往無前的執拗,面對科學目無餘物的態度,確實很像蒯教授,只不過,從年輕的戚遠身上,還看不到那無時不在的從容而已。
如此想來,曾理便徹底平衡了,原來長輩選擇最看重的後輩,更大因素還是像不像自己,至於天賦如何,反倒是次要的了。
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同樣的事情就會有不同的解讀,戚遠此時就對這個事情毫無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