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獲得總股份的三成,共一百二十萬股,折算成股價分別是三萬,三千萬,五百四十萬,一億五千萬,將近兩個億的資産,全部掛在小琴名下。
嫁進黑山村的媳婦有份,嫁出去的女兒沒份,小琴作為黑山村的原住民,四種股份,每種各分得兩千,股價合計一百二十多萬,家裡人多加起來,六七百萬很正常,過千萬的也有。
最多的一個陳姓族人,四代同堂,一家二十三口人,分到手的股份加起來,總價值接近三千萬。
部分村民頭腦靈活,拿著股份找到孫磊,想把股份賣出去,變成現金。
孫磊心中暗罵,誰說老百姓是傻子?他們精明的很呢。
陳大善,孫大超等人組成的資産評估小組,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錢”,評估時都有意無意的推高價值,在此基礎上,計算了未來五十年的利潤,才得到如今的結果。
也就是說,村民把股份賣出去,立即把未來五十年的利潤變現了,他們或許不明白時間價值的概念,但是直覺賣出股票,有賺不賠。
孫磊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可以共苦,不能同甘,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這種人,冷冷瞟了他一眼,道:”股份買賣是大事,我叫陳大善,孫大超他們過來,一起商議。”
那人道:”你是董事長,一句話就可以決定的事情,沒必要問大家吧?”
孫磊頓時火了,反問道:”我如果決定,折價十分之一買你的股份,你同意嗎?不會去找孫大超,陳大善他們打小報告說我獨裁嗎?”
那人啞口無言,小心思被孫磊戳破,但他實在不想拿著沒用的股票,聽在外面混的親戚說,現在炒房很賺錢,持有黑山發展集團的死股票,不如沽空套現,去外地買房,坐等升值,提前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止他一個。
黑山村五姓,每一個姓都有部分人是這個想法。
孫磊找來孫大超,陳大善,韓大成,石大德,張大亮等五人,一個個愁眉苦臉。
他們也發現了自己的估價方式有問題,黑山村本是偏遠的窮困小村,突然間人人變成百萬富翁,家家變成千萬富翁,而一個個手裡還是窮得叮當響,事情太詭異了。
降低估價是一個辦法,但他們卻不願意選擇,無異於證明他們錯了,這是赤裸裸的打臉。
但是虛高的估價砸在手裡,同樣沒有用,不能吃不能喝,不能還錢,就是個憑證。
眾人意識到,所謂的估價,不是說你定多高,就值那麼多錢,而是要在流通中,別人願意出多少錢購買,才是真實價值。
孫大超等人大半輩子待在農村,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大荒鎮,能有什麼辦法?
孫磊道:”有人想賣,應該就有人想買,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心裡價位也不同,我有個建議,讓買賣雙方自行談判,商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咱們五人作為公證人,收取一定的交易費用,比例為千分之三,作為黑山集團的發展基金。”
孫磊的建議正中下懷,孫大超五人欣然應允,公告可以自由交易股票,但是交易完成後,盈虧自負,不得埋怨賣低了或是買高了,為了保證公平和公正性,所有交易都要在村公所,當著村委會全體成員的面舉行。
交易完成,簽訂一個三方協議,買賣雙方各持一份,村公所儲存一份。
出售股票的賣方,說明他不看好黑山村的發展前景,同時村委會也不能白幹活,交納千分之三的交易費用。
通告貼出去後,黑山村炸開了鍋。
幾乎所有的人,選擇出售漁塘股,炭廠,煤廠,木廠股份,則有賣有買,但是賣者多買者少。
即使少部分願意購買股份的人,出價也遠低於原始估價,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包括孫大超,陳大善等負責估價的人,也願意折價出售。
黑山村民都是窮光蛋,處於溫飽線之下,家裡哪有餘錢購買股票,都想著把股票賣了,換現金拿在手裡,感覺更加安穩。
孫磊以原始股一半的價格,購買漁塘股,很快以三萬塊錢的價格,買下整個漁塘。
村民都贊嘆孫磊大公無私,變相給村民發福利。
出售木廠股份的村民也很多,因為木廠股價最高,竟然五百元一股,售價直接打五折。
孫磊覺得兩百五十塊一股的價格也過高,他報出每股一百塊的價格,結果九成以上的村民,都選擇出售股票。
孫磊對木材廠有規劃,大手筆花出去六千萬,買進六十萬股。
剩下的村民看到別人大筆現金入賬,頓時不淡定了,在不確定的未來利潤和確定的當前財富之間,紛紛選擇出手木廠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