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清和武大郎走了之後,西門慶沒事就跑到王乾孃的茶館吃茶,話裡話外向王乾孃打聽潘金蓮的事情。王乾孃是做媒的出身,對男女感情看得很準,早看出來西門慶的心思。她既想巴結西門慶,給自己兒子找條出路,又想從西門慶這裡賺些錢財。於是不遺餘力地幫西門慶出主意,又幫他傳信。
潘金蓮其實對西門慶也有些意思,但是相較之下,她更愛英雄俠義的武松,因此不遠不近地吊著他,既不答應也不拒絕,勾得西門慶三天兩頭地前來打探訊息。
西門慶因害怕武松,所以不敢動歪心思,每日只收買王乾孃從後門去給潘金蓮傳信,今日送一個布頭,明日送一個釵子。
武松自從張清和武大郎走後,便搬回了縣衙居住,只是隔三差五派土兵送些用度過來,因此對王乾孃做的事情並不瞭解。
這日,縣令召喚武松過去,道:“自都頭上次景陽岡打死一頭大蟲後,陽穀縣太平了一段時間。近日清河縣又出現一隻大蟲,害了許多人的性命。清河縣令派人前來求援,請你前去打虎,並送來一千貫的賞錢。都頭可否再次出手,為民除害啊?”
武松答道:“清河縣乃小人故鄉,故鄉有難,怎可不幫?小人回去收拾一下,即便出發。”縣令讚道:“我陽穀縣有都頭這樣的打虎英雄,真乃幸事也!打虎之後,你可放假一月,回老家探親。”武松謝過,回來收拾了東西,又到紫石街向潘金蓮告別,只說得到賞錢便交給武大郎做本錢,遂跟著清河縣來使出發。
潘金蓮正是年輕愛做夢的年紀,看到心目中的打虎英雄又要踏上新徵程,不禁暗自心折,且又將收到一千貫錢,更是欣喜不已。因此對西門慶的追求便不假辭色。
西門慶聞聽聞武松離開,感覺機會來了,更是整天泡在王婆的茶館裡,想要從後門去會潘金蓮,不料卻連吃閉門羹,不由大怒,暗計。他許諾給王婆許多好處,讓王婆使些手段,務必將潘金蓮拿下。
王婆一肚子壞水,眼珠一轉就出了個鬼主意,準備假裝給潘金蓮送茶水,偷偷在裡面放些春藥,然後西門慶就可以為所欲為。西門慶一聽大喜,忙叫藥鋪夥計配好藥草,交給王婆。
王婆趁機讓西門慶買了好些布料,假稱請潘金蓮幫忙做壽衣,讓她來茶館幹活。不料潘金蓮是個聰明人,看出其中有貓膩,不同意去茶館,只讓王婆把布料拿到她家裡做活。王婆一想,反正在哪都一樣,於是每日去潘金蓮那裡做針線活,順便誇讚西門慶為人大方。
這日傍晚,王婆說感謝潘金蓮幫忙,買了些酒菜請她吃酒,卻悄悄把後門虛掩,方便西門慶偷入。潘金蓮並未察覺,便和王婆吃喝起來。王婆趁潘金蓮下樓,在酒壺裡放了春藥,待潘金蓮上樓後,便殷勤勸酒。
潘金蓮和她幹了幾杯,便覺身體燥熱,見王婆也是面色酡紅,問道:“王乾孃,這是什麼酒?怎麼吃了身體發熱呢?”
王婆暗叫:叫你中了我的計!嘴上卻說道:“這是我家藏了十年的女兒紅,婦人喝了最是補氣益血。娘子連日勞累了,且多喝幾杯,好好松泛一下!”
潘金蓮道:“正是,連日來也有些疲倦了,那就偏了乾孃的好酒了。王乾孃,我一人頗為冷清,今晚你陪我在此歇息吧!”王婆一想,正好方便行事,便答應下來。兩人便鋪開被窩就寑,順便說些閒話。
忽然有人在外面敲門,叫道:“嫂嫂,且開門有話說。”王婆納悶道:不是留了後門了嗎?怎地前門敲起來了?潘金蓮心想:莫非是叔叔回來了?聽聲音卻不太像,且去看看。於是穿衣起來,一邊說道:“王乾孃且躺著,我下去看看。”
潘金蓮秉燭下樓,隔著房門問道:“外面究竟是何人?因甚敲我房門?”門外人答道:“嫂嫂,我是縣裡土兵,常日裡給你送用度的便是。武都頭打虎受傷了,又發起高燒,眼見昏迷,大夫說只怕救不了。因此只得來打擾嫂嫂。”潘金蓮聽罷大吃一驚,忙開啟房門一看,認得是縣裡土兵,急急問其緣由。
原來武松到了清河縣後,當即便要上山打虎。當地獵戶引路,很快在山上找到了老虎。在降龍十八掌的威力之下,武松順利除掉一隻吊額金睛大蟲。誰知這大蟲卻有兩隻,另一隻從背後偷襲,武松匆忙之下轉身去防,卻被虎爪在胸前劃了三道深可見骨的傷痕。武松忍住傷痛,拼全力打死第二隻老虎,就暈了過去,被獵戶緊急止血後,抬下了山。
清河縣令命大夫醫治,但是宋朝沒有消炎藥,武松的傷口很快發炎腫脹,眼見得奄奄一息。清河縣令怕擔責任,便命人用牛車將武松送了回來。陽穀縣令見到之後,對清河縣破口大罵,又命人請武松家屬前去探望,其用意也是為了撇清責任。
潘金蓮乍聽之下,嚇得不輕,忙跟著土兵前去縣衙。來到武松房裡,只見他躺在床上,胸前衣襟敞開,包紮的白布已經被鮮血染透。臉色蠟黃,人事不醒。縣衙的師爺、都頭、仵作何九叔等人已經在門外候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潘金蓮見武松這般模樣,眼淚不由地流了下來,心想:我如何這般命苦,被大戶老爺調戲,不從之後被嫁給“三寸丁谷樹皮”,好不容易遇見一個可心的人兒,卻又轉眼生死不明。她越想越傷心,守在床前抽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