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頭蟲不禁一愣,心想我這毒牙這般厲害?直接將他化成黑水了?遂落了下來,檢視情況。
卻不料腳剛一踩上黑泥,整個身子向下陷去,如踏沼澤一般。九頭蟲猛扇雙翅,欲要飛上天空,可以泥潭有著無窮吸力,直直地將其吸了下去,直沒過頂。
觀戰的小妖們連忙回龍宮報告:“不好了!九頭駙馬陷入爛泥潭裡淹死了!”唬得那龍王一家失魂散魄。
卻見地上爛泥如同有活力一般收縮起來,聚整合一個人形,正是張清,手裡提著九頭蟲的人身,捆綁結實。
原來張清曾在艾澤拉斯世界得到某些半神的傳承,其中一個半神就是一灘爛泥。張清一直覺得這個傳承無用,面且非常噁心,不想今日竟用之建功,擒獲大敵。他將九頭蟲封入水晶之中關押起來,直向龍宮殺去。
萬聖龍王一家正在驚慌地商量對策,張清揮舞釘鈀已經殺到,打散攔路小妖,闖入龍宮殿上。萬聖龍王提劍正待反抗,張清抖手射出一隻飛刀,穿透他的肩胛骨,老龍王吃痛不過,登時倒地。
嚇得龍婆身如篩糠,萬聖公主急喚:“駙馬何在?”張清笑道:“被我射了一刀,已然逃走矣!”
眾人見失了依靠,只得跪地求饒。張清命取來金光寺的寶貝,萬聖公主磨磨蹭蹭地走入後殿裡,取出一個渾金匣子來,不甘心地呈了上來,道:“這是佛寶。”又取出一個白玉匣子,也遞與張清道:“這是九葉靈芝。”
張清開啟兩個寶盒,見舍利子霞光豔豔、靈芝草瑞氣騰騰。遂將九葉靈芝收入永恆之井寶珠中,卻把舍利子放入懷中。說道:“既然你們識趣,我也不好絕情。留龍婆率龍子、龍孫在此看守家業,老龍王和公主隨我走一趟。”
隨即押著萬聖龍王和萬聖公主出了龍宮之門,忽見旁邊一隻螃蟹叫道:“師弟,你如何得成此功也?”隨即顯露本相,原來是孫行者,他以為張清被捉,特意變化了前來相救。
張清說明前情,兩人遂一同迴轉金光寺。
此時天亮,唐僧已經上朝面君,倒換關文去了。張清先去馬廄裡問了白龍馬,如何處置萬聖龍王和公主?西海三太子感激不盡,說不願再與公主見面,但那老龍王前後反覆,甚是可惡,讓他也變成坐騎,一路馱行李西去。
張清點頭應下,又與行者押著老龍王和公主追至王宮中。那國王與唐僧正在殿上講論,這裡有侍衛入朝門奏道:“萬歲,孫豬二老爺擒賊獲寶而來也。”那國王聽說,連忙下殿,迎著稱謝神功不盡,隨命排筵謝恩。
張清冷笑不已,道:“如今賊首在此,可知金光寺和尚確實冤枉。那些害死金光寺兩輩和尚的贓官又該如何處置?”國王不意他竟敢當面追責,一時吶吶無言。
旁邊亦有官員、將軍想要跳出來維護國王,但是看到兩條巨龍尚且匍匐在地,遂不敢言語。國王見無人相護,心驚膽寒,只得道:“那些贓官,居然幹出如此惡行,豈能輕恕?”即刻下旨,將辦案官員並差役等一干人盡行處斬,以抵金光寺和尚之命。
待行刑罷,張清又道:“這還不夠!昔日,文殊菩薩被烏雞國王綁在河水裡泡了三日,便派獅子精將國王淹死,扔在井裡泡了三年。你縱容手下害死這許多和尚,僅僅懲罰兇手就夠了嗎?”祭賽國王嚇得後退兩步,驚慌道:“你待怎樣?”張清冷聲道:“我也不殺你。你退位讓賢吧!我已訪得宰相平日對你多有勸諫,卻被你嚴詞呵斥。就由他繼位好了!你和太子等人即刻離開祭賽國,找個地方當富家翁去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話一出,不但祭賽國王面如土色,連在場文武百官也都嚇得目瞪口呆!唐僧、沙僧也是驚駭不已。古往今來,哪有國王因為殺了幾個小民而受懲罰的?
唯有行者哈哈一笑,道:“好!痛快!當年俺老孫打上天庭,想奪了玉帝的寶座。今日兄弟命令這狗國王退位,真是大快人心!”張清已遣分身與宰相私下溝透過,那宰相早已忍受不了國王的貪婪和無能,當即發動所有屬下控制了城衛兵,順順利利地改朝換代。將原國王、原太子等王族中人盡皆趕到西梁女國去了,也算是促進了人種交流。
張清道:“為防舊王捲土重來,須得重新刻制新王印璽。舊王印璽便交由我等帶走,斷了他的根基,也打消他的黨羽盜印復辟的心思。”新國王自然同意,便將舊王印璽送給張清,又命人連夜刻制新王印璽。
待新印璽刻好,辦完了登基大典,張清又叫:“請新國王來看我們安塔去。”新國王急忙排駕,同三藏攜手出朝,並文武百官,隨至金光寺上塔。將舍利子安在第十三層塔頂寶瓶中間。又命將塔門封死,不許放人進來。念動真言,喚出本國土地、城隍與本寺伽藍,定期巡查。
張清使出噴化之術,向萬聖龍王吹一口氣,將其變作一匹黃色的蛟龍馬,馱著沙僧和行李。
可嘆那萬聖龍王,雖為一條蛟龍,但是佔據碧波潭多年,也享盡了榮華富貴。只因心不知足,盜取佛寶,阻止西遊,落得如此下場。遇到張清是他的幸運,否則按照西遊“沒背景的妖怪都得打死”的設定,一家子都得死絕。
不過那老龍王看到張清放走了萬聖公主,倒是鬆了一口氣。
再說那九頭蟲,乃是異種蛟龍,曾是花果山七大聖中的老二覆海大聖蛟魔王,如今被張清所擒,留作後用。
老大平天大聖牛魔王已經攜家人隱退,老五通風大聖獼猴王跟隨西遊,老六驅神大聖禺狨王,只剩下老三混天大聖鵬魔王和老四移山大聖獅駝王尚在外面逍遙。
祭賽國王謝了唐三藏師徒獲寶擒怪之恩,見所贈金玉,分毫不受,便命人依照四位常穿的衣服各做兩套,鞋襪各做兩雙,腰帶各做兩條,外備乾糧烘炒,倒換了通關文牒,大排鑾駕,並文武多官,滿城百姓,伏龍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眾出城。
喜歡名著穿越之旅請大家收藏:()名著穿越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