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一聲長嘆,在這座奢華的帳篷內響起。
這是一名高大魁梧的男子,身披一件雪白的獸皮,長髮肆意披散在胸前腦後,透著一股野性。
他,便是北狄三族之一,赤狄的王,赤野望。
赤,是赤野望的姓。
原本赤野望的祖先,只是赤狄部落的封臣。
後來,歷經赤野望八代祖先的奴隸,從赤狄部落一介小小的封臣,攫取了赤狄部落最高權力。
又經過五百年的征戰,東征西討,吞併四周各個部落,使得赤狄部落,一躍成為了北狄族最強悍的三大部落之一。
到了赤野望爺爺那一輩,便以赤為姓,建立了赤狄國,稱王作帝。
北狄族有三大部落,分別是赤狄族、白狄族以及長狄族。
另外還有其餘大大小小的狄族部落,依附於三大部落。
除了赤野望這個赤狄王,還有白狄國的乞克汗和長狄國的呼符,並列北狄三王,統治北方億萬裡草原。
三族互為世仇,期間發生過一次百年戰爭,五次十年戰爭,每次戰爭都使得三族人口大量銳減,屍橫遍野,只為了能夠統一草原,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北狄帝國。
然而,每次皆不能如願。
因為中原朝廷始終都在密切關注著三狄部落的戰爭,不論哪一方力量強盛起來,中原王朝都會聯合另外兩個狄族部落,對其進行打壓,甚至不惜派兵干預。
令北方草原,始終處於一個分裂的狀態。
千百年來,北狄族最接近統一的一次,當屬成湯伐夏期間。
中原各路諸侯起兵伐夏,九州境內,到處都是狼煙。
大夏王朝自身都處於岌岌可危境地,自然沒心思插手北狄族的事物。
這時,長狄國崛起,徵六十萬控弦之士,先滅白狄國附屬部落,使得白狄國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後來又擊敗了赤狄國的援軍,以鯨吞般的速度,席捲了白狄國近三分之二的牧場。
三狄部落皆是遊牧民族,牧場即為國土。
喪失掉三分之二國土的白狄國,儼然有了滅國的危機。
而赤狄國國主,因畏懼長狄國的兵威,無視了白狄國國主十餘次的求援,反而在國內搜刮大量的金銀財寶,以及西域美人,進貢給長狄國,願與長狄國結為兄弟關係,赤狄為弟,長狄為兄,每年納貢三千匹牛羊、一車獸皮,並把西部方圓一百里的優良牧場,割讓給長狄……
商湯伐夏成功後。
白狄已經接近滅亡,只剩下不到八百里的國土,王帳一路東躲西藏,想要借道赤狄領土,逃亡漠北,卻被赤狄王拒絕。
眼看著白狄國王帳,即將被長狄所滅。
剛剛滅夏的成湯,立馬徵召三千路諸侯,北出塞外,聯合白狄、赤狄,攻打長狄。
歷時三年,白狄復國。
而長狄也在三方圍攻下,蒸發了百分之二十的牧場,人口也從極盛時期的一千萬,跌落到了不足四百萬。
遂,成湯撤兵。
赤狄、白狄、長狄自免“王”的稱號,被成湯封為侯爵,將草原一分為三,命其部落世代牧守。
後來,大商爆發九世之亂,三族再度復“王”的稱號。
但歷經高宗中興,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