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國色芬芳 > 鐵頭娃 三十四

鐵頭娃 三十四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組織系統

三、東北義勇軍的活動,除已有其他同志專篇遼西義勇軍之紅槍隊紀述外,茲再概述如下

一黑龍江、吉林各部

1馬占山部在馬占山未到龍江就任黑省代理主席以前,謝珂等黑省愛國官兵已在江橋南端擊退了張海鵬偽軍的進攻。馬占山到龍江以後,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初旬在江橋附近予進犯的日軍以意想不到的打擊,舉世知名。日寇不甘挫敗,隨即大舉進攻,龍江被佔。馬率部退往海倫後,思想動搖,漢奸復乘機引誘,遂至變節投敵,重返龍江。後來在國聯調查團到來之際,馬又出走黑河,重揭抗日旗幟,並率部東下。日寇派松木師團主力跟蹤追擊,廣瀨師團封鎖兩江,並以飛機沿途轟炸。馬率部邊戰邊走,七月下旬在劉家店附近遭到日軍平賀、平松兩旅團的襲擊,全軍潰敗。馬偕數十人遁入深山密林,經龍門鎮繞道前往海拉爾與蘇炳文會合,退入蘇聯。

其殘部則由邰斌山、鄧文、檀自新等率領,穿越中東路,經肇東、大賚、開通、瞻榆等地退入熱河,由國民黨政府北平軍分會收編。

馬部吸收的義勇軍以李海青部人數最多。李部以扶余、肇州、肇東、蘭西各縣為其活動地區,曾襲擊過農安、安達、昂昂溪等地,但因系烏合之眾,戰鬥力很弱,往往日軍一來,即紛紛潰逃。

2馮佔海部吉林淪陷後,馮率部北上,並在途中吸收了宮長海、姚秉乾等部義勇軍,日寇派於琛澄部尾追。馮部先後在榆樹、拉林等地作戰後,於一九三二年初撤至蜚克圖一帶休整,會合盯李等部,參加了哈爾濱的保衛戰。哈爾濱失陷後,馮擬率部反攻吉林,在團山子和偽軍遭遇,激戰後轉向方正縣退卻。當時由哈爾濱撤退的邢佔清旅山林警備隊和其他殘部均結集於方正附近,敵人遂分路圍攻,企圖一網打盡,與馮、邢各部在桶子溝、會發恆、夾信子、寶興隆各地發生激戰。各部奮勇抵抗,犧牲慘重。邢部退往依蘭,追隨盯李;馮到大勒勒密一帶整理,從此和自衛軍失去聯絡。

一九三二年四月到十二月中間,敵軍以全力對付馬、李、蘇各部,馮部轉戰榆樹、五常、農安、長嶺、瞻榆各地,於十一月到達熱河,經朱慶瀾委以東北義勇軍第六軍團番號,同時經國民黨政府北平軍分會收編為六十三軍。

3丁超、李杜部吉林淪陷後,丁超、李杜兩人雖未附逆,也未討逆;敵偽派漢奸孫其昌等多次向他們誘降,他們也不斷派人到吉林省城探聽情況。當時哈爾濱在敵軍主力未到之前,成為三不管現象〔張景惠無實力,李振聲僅有虛名,丁超人懦弱無能〕,又是富庶之區,因而成為漢奸、野心家爭奪目標。李杜和馮佔海在蜚克圖會商後於一九三二年一月十日,乘機進佔哈市。丁超經王之佑撮合,同李杜合作,趙毅在雙城護路,距哈很近,也與李、盯馮聯合一起,共同成立“吉林自衛軍”,推李杜為總司令,馮佔海為副總司令兼右路總指揮,丁超為護路總司令,王之佑為前敵總指揮,趙毅為左路總指揮,李杜〔兼〕、邢佔清為中路總指揮。計劃防守哈爾濱市,驅逐漢奸謝介石,並約請馬占山合作,派兵增援。

敵人以多門師團為主力大舉攻哈,經二月四、五兩日戰鬥,各部不支,相繼撤退,盯李退到依蘭。這時松花江下游和吉敦路左右,義勇軍、大刀會、紅槍會風起雲湧,都和自衛軍發生聯絡,其中以王德林部最為活躍,在綏芬的東北軍第二十七旅張治邦團也響應起義。敵人以廣瀨師團進迫依蘭,五月十七日盯李由依蘭撤向勃力,以後轉戰於哈綏線東段。敵人松木師團於五月下旬到海林,在牡丹江地區寧安、一面坡、烏吉密一帶佈置,切斷盯李和王德林各部聯絡。丁超中途變節,在寶清投敵,自衛軍士氣大為渙散。一九三二年冬,敵人於結束對蘇炳文部攻擊後,又抽回騎炮空各有力部隊,加入對李、王各部的戰鬥。一九三三年一月敵人一路沿穆稜河向虎林、密山追擊,一路由綏芬河進軍,佔領八面通、東寧各地,在小綏芬河將劉萬奎部包圍,劉部繳械投降。至此,吉林自衛軍大部分被消滅,李杜率三千多人退入蘇境。

王德林率孔憲榮、王玉振、吳義臣、陳玉清等,配合紅槍會、大刀會,共約五六千人,出沒於寧安、海林、延吉、和龍、汪清各縣,給敵人以極大威脅,東寧戰後,也退入蘇境。

4蘇炳文部由於吉、黑各部義勇軍將領不能團結一致、合力抗敵,日寇乘機對東北抗日武裝力量實行各個擊破一九三二年四月間擊潰了丁超、李杜、馮佔海各部主力,五月到七月解決了馬占山部隊,十月裡“掃蕩”我遼寧東邊各部,追擊盯李殘部並消滅了王德林部。至此,所剩下的只有哈滿線上的蘇炳文一部了。日寇派松木師團駐齊齊哈爾,在十月開始對蘇用兵。

蘇炳文的實力僅有自己親自帶領的步兵第一旅、張殿九步兵第二旅的一個團,並聯合樸炳珊旅和張競渡、李振華〔徐寶珍團舊部〕,約計一萬二三千人。日、偽進攻之前,先派馮廣有接收張旅,蘇、張不同意,又擬調張旅離開蘇炳文範圍去安達,形勢越逼越緊。在群眾和部下的督促之下,蘇炳文於一九三二年十月一日發出通電,成立“東北民眾救國軍”,宣言抗日。敵人用對付馬占山方式來對付蘇先由敵軍參謀長小磯要求會晤進行利誘,經蘇拒絕;繼之,松木師團長髮出佈告,威脅蘇炳文說,如不投降,將以空軍轟炸札蘭屯、博克圖、海拉爾、滿洲里各車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敵軍進攻開始後,樸炳珊先在泰安鎮地區和敵人發生戰鬥。敵以一部壓迫富拉爾基的張旅,另以騎炮步兵由鐵路兩側直撲札蘭屯〔蘇軍前方指揮部〕,切斷哈滿線蘇軍的聯絡,並以飛機沿線轟炸。蘇炳文率眷屬、士兵四千餘人於十二月四日退出國境。其在前方的部隊由張玉王廷、邰斌山等率領,穿越興安嶺經蒙古草地進入熱河。

二遼寧各部

1遼西〔救國會第一軍區範圍內〕九一八事變後,遼寧警務處長兼瀋陽市警察局長黃顯聲和警察局督察長熊飛由瀋陽帶出一部分警察隊,沿鐵路向錦州且戰且退。黃在沿途以警務處長名義釋出命令,組織各縣民團、警察隊,收編鬍匪,組織義勇軍,並撲滅張學成部偽軍。黃在撤退到錦州的途中,即和救國會聯合動作。以後鄭桂林、王照泮、趙大中、於百恩、耿繼周、趙殿良各部在綏中、北鎮、黑山、新民、瀋陽沿北寧路左右各樹一幟,紛起抗敵。日寇進攻錦州和榆關時,他們都配合正規軍,或多或少起了牽制敵軍的作用。國聯調查團出關時,他們和各軍區一道接受救國會命令,發動總攻,破壞鐵路交通,對敵軍進行擾亂。他們所在地區因為距北平較近,得各方接濟和政工人員協助也較方便。他們之中以鄭桂林部成績較好,支援較久,但到一九三三年五月熱河戰事結束以後,各部都次第潰散。遼西義勇軍一名士兵在監視敵軍調動

2遼南〔救國會第二軍區範圍內〕這一地區義勇軍的實際力量最大不超過一萬人。事變不久,漢奸凌印清偕敵特倉岡和日偽軍隊數十人,到盤山縣沙嶺鎮去招降遼南胡匪項青山、張海天,全部被項等誘殺。接著李純華、鄧鐵梅、苗可秀、劉景文等在遼陽、海城、營口、盤山、蓋平、復縣、遼中各地,紛紛組成抗日部隊,與救國會聯絡。這一部分義勇軍在南滿一帶,多次拆毀鐵道,破壞交通,曾顛覆敵寇兵車,攻佔首山車站,燒燬海城大矢組敵軍軍草,在關門山擊斃敵軍支隊長成澤直亮。鄧鐵梅、苗可秀在黃花甸子、尖山窯、龍王廟三角地段活動最久〔苗支援到一九三四年六月〕,予敵偽擾害也最大。以後鄧被敵人捕去殺害,苗亦被俘壯烈犧牲。

救國會曾撥付第二軍區大批炸藥、迫擊炮、輕重機槍、電臺等,由海上以木船運抵安東邊境登陸,遼南各部隊力量得以充實壯大,引起了日寇注意。日寇在解決馬、蘇各部以後,於一九三二年年底抽調多門、坂本、西義一等師團主力合以守備隊、偽靖安游擊隊深入遼南各地,瘋狂進攻。各部隊立足不住,步兵化整為零,潛伏各地,騎兵則由李純華率領,尋隙穿越遼西到達熱河後〔鄧、苗原地應戰,未來熱〕,適值熱河抗戰發生,他們參加了建平、赤峰各地戰鬥,王子豐副司令負傷,部分潰散。他們又被何應欽派黎明前往分化,脫離了救國會。李純華和孫殿英合流西退,到寧夏為國民黨收編,所餘不足千人。

3遼東一九三二年初救國會派工作同志黃宇宙去東北,歷經瀋陽、開原、鐵嶺、清源、撫順、新賓、海龍、撫松、長白、輯安,臨江、寬甸、桓仁各縣,前後凡三次,以於芷山所部三個團為目標,進行策反,兼發動各縣愛國志士,歷盡艱險,幾喪生命。當時唐聚五表示同情,但無決心。東邊各縣知識分子王育文、鄒心達、包景華、英若愚、劉克儉等適亦在各縣鼓動抗日,聯絡新賓警察大隊長郭景珊、桓仁警察大隊長兼五縣剿匪司令張宗周、通化警察隊孫秀巖等共同向唐會商起義。正值黃宇宙第三次到桓仁,帶去救國會第三軍區委任狀,並傳達國內外對抗日的一切情況,於是決定先成立救國會遼寧分會,推唐聚五、黃宇宙、王育文、張宗周、郭景珊為常委,在委員會下設政治、軍事兩委員會,在軍委會內成立遼寧民眾自衛軍總司令部,推唐為總司令,張宗周、孫秀巖,郭景珊、王鳳閣、李春潤、唐玉振為各路總指揮,王育文為政治部委員長。四月廿一日在桓仁師範學校開抗日誓師大會,軍民參加者萬餘人,朝鮮愛國人士很多參加,當即分頭向各縣宣傳聯絡,聲勢所及,人心振奮,各縣紛紛響應,大刀會、紅槍會等均起而合作。其時敵偽主力正忙於應付吉、黑各部義勇軍,命於芷山、邵本良、王殿忠、姜全我等偽靖安游擊隊分頭向我軍進攻。孫秀巖首向通化圍擊日警,逼走日領事。廖逆弼臣〔於部團長〕偽降,乘機逃走。接著李春潤在新賓〔李三次攻守新賓,裹創血戰,異常英勇〕,王鳳閣在輝南、柳河,唐玉振、張宗周在寬甸,郭景珊在輯安、臨江等地,分別和敵偽對抗,前後達八個月之久,各城市多次得而復失。唐部開辦小兵工廠,發行軍用票,但困難重重,救國會八月十日派康悅臣、石培基、秦喜霖攜款萬元前往慰勞,並協助工作。

日寇於十月初由吉、黑抽回兵力,向東邊總攻,西路由千金寨向新賓,南路由鳳城攻寬甸、太平哨,北路由海龍向輝南柳河,同時由朝鮮江岸攻向輯安、臨江,配以大量飛機轟炸。我各路部隊,節節潰退。十五日總部退撫松,廿六日唐聚五化裝去平,其他將領除王鳳閣外均先後進關,部隊傷亡潰散,所餘無幾。一九三三年,李春潤偕弟李子榮再返遼東,戰死新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遼北、熱邊、吉西各部,屬於救國會第四、第五兩軍區範圍,有宋國榮、金山好、包善一、魏國昌、吳家興各路義勇軍,他們在擾敵偽政權秩序上,都起了一些作用。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