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國色芬芳 > 花子趙一 五十三

花子趙一 五十三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1911年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

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令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1911年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諮府軍官學校學習的同盟會員何貫中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的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燬。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被耽擱,這不僅極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其更大的意義在於,這為革命黨人在全國範圍內舉事贏得了充裕的時間。

結果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影響

引領革命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開啟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初創法治

武昌起義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型別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讚賞。

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

《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裡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

開啟共和

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建立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程序具有重大影響。

陽夏戰爭

戰鬥簡介

油畫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震驚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應。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銷瑞澄職務,命他戴罪立功,暫時署理湖廣總督;停止永平(今河北盧龍縣)秋操,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14日,清政府編組一,二、三軍,以隨蔭昌赴湖北的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十一協為第一軍,蔭昌為軍統(也稱總統);以陸軍第五鎮為第二軍,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載濤為軍統。三軍迅速向漢口附近集結。

面對這一形勢,湖北軍政府於1911年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911年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戰爭“、“陽夏保衛戰“、或漢口、漢陽保衛戰。

結局影響

為時一個半月的陽夏戰爭,是辛亥革命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這41天之中,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獲得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革命軍雖然最後失利,但這次戰役仍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有效地保衛了首義之區和第一個革命政權,而且為各省樹立一個英勇抗敵的典範。它充分暴露了清軍的殘暴和虛弱,使清王朝的反動統治進一步陷入孤立和瓦解的境地。它吸引了清軍絕大部分主力,使清政府無力有效地控制和鎮壓其他各省起義,從而有效地促進了革命軍和革命力量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

喜歡國色芬芳請大家收藏:()國色芬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