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國色芬芳 > 花子趙一 四十六

花子趙一 四十六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修改鹽法

清朝鹽政向來採用明朝綱鹽法。這種辦法,由固定的鹽商憑鹽引行銷綱鹽,而鹽引完全為鹽商壟斷。鹽商壟斷鹽業,又須維持龐大的銷鹽機構,導致鹽價提高,引起銷售困難。不照章納稅的私鹽氾濫,鹽引滯銷,鹽稅減少,鹽商遭受打擊,綱鹽法難以存在下去。包世臣提出以票代綱,允許私販經銷的主張。旻寧支援陶澍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推廣這種任何人只要納稅,都可以領票運銷食鹽制度,打破了食鹽運銷的壟斷,降低鹽價,促進了鹽的銷售,增加了鹽稅,剝奪了官員利用鹽政營私的途徑。

允許開礦

乾隆中葉,乾隆帝害怕開礦會引起鬧事,採取了封礦政策。道光朝後期旻寧提出任由老百姓自由開採政策,對開發資源,提高人民生活起了積極作用。

文化

旻寧與嘉慶帝一樣都算是因循守舊的帝王,但旻寧畢竟比嘉慶帝多點改革精神。這裡不妨舉個小例子。《康熙字典》,恭維者說無一錯誤,直到乾隆王錫侯在《字貫》指出一部分,但慘遭文字獄。嘉慶一朝都是維護包庇。但道光七年1827年),旻寧就衝破傳統觀念,讓王引之作《字典考證》20卷,糾正它的錯誤。

外交

旻寧在洶湧而至的外國鴉林則徐片面前採取了先王一貫堅持禁止政策。他派林則徐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廣州禁菸,後來又任林則徐為兩廣總督。當他得知虎門銷煙的訊息時,高興得不得了。

後來英國發動侵略戰爭,他以為不可怕,“天朝”可以速勝。當英國艦船北犯,到達天津海口並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賠款要求時,旻寧傻眼了,害怕了,立刻從主戰的立場轉變為主撫即妥協的立場。穆彰阿、琦善把英國的強盜行為歸罪於禁菸,旻寧聽信讒言,撤了林則徐和原任兩廣總督後為兩江總督的鄧廷楨的職。他派投降派琦善為欽差大臣到廣東與英國談判,要求琦善上不失國體下不開邊釁,意思是既不要給英國割地賠款,又不跟英國發生軍事衝突。多幼稚的旻寧啊!這等於既不讓闖進屋裡的強盜搶走東西,又不必跟他搏鬥。琦善對英方讓步,私自允許將香港割讓給英國,旻寧將琦善鎖拿並先後派楊芳、奕山對英作戰。楊芳沒有阻止住英軍向廣州城前進,道光慕陵楠木殿奕山先是冒險後是投降。二十二年八月,英艦開到南京下關江面,絕望的旻寧被迫派耆英和伊里布與英軍簽訂清朝第一個屈辱條約《南京條約》,使中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從此由古代步入近代,旻寧也就成為惟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

旻寧在鴉片戰爭中立場動搖,指揮失敗,使中國蒙受恥辱,實在可悲。但他更為可悲的是在此事件之後他沒反思,沒有任何振興王朝的舉措。

歷史評價

《清史稿》: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闢也。遠人貿易,構釁興戎。其視前代戎狄之患,蓋不侔矣。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所謂有君而無臣,能將順而不能匡救。國步之瀕,肇端於此。嗚呼,悕矣!

《清實錄》:堯曰成功,舜曰成功,禹曰成功,下此商曰成湯,周曰成周,惟我宣宗成皇帝克集大成。微特漢之本始,唐之大中、明之宣德,不足以媲媺萬一。即車攻吉日,作為詩歌,號曰中興。

嘉慶帝:忠孝兼備,豈容稍靳恩施。

蕭一山:嘉慶以後,武力不競,紀綱敗壞,教徒紛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節儉,均有可稱。

費正清:他旻寧)看來是一位謹慎小心的,甚至是膽小的統治者,寧可與幾個心腹顧問進行密議,而不願接受實際的批評或警告。

馮爾康:旻寧是遵循皇家家法的……清朝的“勤政愛民”家法,確是代代相傳。這是將皇帝對國家臣民的責任心具體化了,應有可以稱道的內容。

閻崇年:道光是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第一個同西方殖民者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皇帝。鴉片戰爭的失敗,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道光皇帝應負主要歷史責任。

孟森:宣宗之庸闇,亦為清朝入關以來所未有。

喻大華:旻寧本是一位循規蹈矩、不好聲色的帝王。

郭實臘:儘管他具有寧折不彎的誠實品性;對受難者悲天憫人,樂於助人之所需;他還有一些商務方面的習慣可以讓他在銀行交易中成為一流的專家。但是,他沒有作為帝王的天賦;他可以成為一個光彩奪目的誠實的農婦;在任何方面都有可靠的品質,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

季雲飛:毋庸置疑,《南京條約》的簽訂與香港的割讓,作為享有至高無上權力的道光皇帝旻寧,應負有不可推卸的首要的歷史責任。然而,歷史現象是錯綜複雜的,簡單的歷史結論無助於對旻寧作出歷史的、客觀的、準確的評價。

張玉芬:就個人品行來說,道光在清朝乃至中國曆代帝王中,絕非貪暴、淫逸之君,相反,其“儉德”向為舊史家所津津樂道。道光治理朝政,也稱得上勤、謹。如果按照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道德標準來衡量,道光大概不失為有德之君。

朱誠如:道光作為這場戰爭鴉片戰爭)的中方決策者和指揮者自然難辭其咎。但是,如果做出道光的妥協投降路線導致戰爭失敗的結論,似乎尚欠公允,且與歷史實際不符,因為道光在鴉片戰爭中,並非自始至終都執行妥協投降路線,相反,在鴉片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道光是主張抵抗也實行了抵抗的。

喜歡國色芬芳請大家收藏:()國色芬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