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國色芬芳 > 童養夫十三

童養夫十三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名優特產

農林特產

寧德盛產林、茶、果、竹等經濟作物,茶葉、食用菌、四季柚、檳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龍眼、油柰、無核柿、板栗等暢銷海內外。寧德還盛產大黃魚、石斑魚、對蝦、二都蚶、劍蟶等海珍品,有“中國大黃魚之鄉”之稱。

芙蓉李

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福安芙蓉李具有顆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適中,不粘核等特點,不僅可以鮮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蜜餞原料。以芙蓉李為坯製作的加應子、玫瑰李、芙蓉李乾等系列蜜餞,口味獨特、具有原果鮮味。

古田油奈

皮薄油亮,核小肉豐,甘甜可口。

茶葉

寧德各縣普遍栽培,歷史悠久。紅茶、綠茶、白茶、花茶,質地優良,名茶甚多。“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佔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二。福安“坦洋工夫”生產的紅茶,香味濃,以“條索緊細,略有白毫,葉色油潤,葉底明亮,湯色棕紅,滋味清醇”著稱。遠在明末,就打入國外市場,福安年均產量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國茶葉生產基地之一。寧德天山綠茶,以香高、味濃、色翠、耐泡四大特點著稱,1982年評為30種名茶之一,獲烘青綠茶第三名。福鼎的“毫銀針”清代就聞名國內外,1982年全國名茶評選獲白茶第一名,以98.6分的成績居全國第二位,“香雲”、“大白毫”也有盛譽,1983年獲福建省優質品獎,為福建省五大茶葉基地之一。閩東茉莉花茶、澤三綠、香味三優,有“天山銀毫”、“毛蟹”、“香雲”等4種獲省優產品,其中“茉莉花茶”、“毛蟹”曾獲商業部優質獎。

綠竹筍

又稱馬蹄筍、綠筍,主產地福安、賽岐,產於夏季,質嫩味美,甜脆可口,清暑解渴,是盛夏酒筵的八閩山珍之一。已有400多年栽培歷史,獨創“清水白玉筍”罐頭,銷往國內外市場。 2011年,福安約3萬農戶參與綠竹生產,綠竹面積達5.5萬畝,年產綠竹筍1.2萬噸,產竹材1萬噸,年產值達1.2億元。

紅曲

系古田、屏南特產,其中古田是紅曲正宗產地。明萬曆年間,《古田縣誌》有“由家鄉制曲,畲家鄉租山”的記載。生產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工藝獨特,素以顏色鮮紅、表裡色澤好、糖化發酵能力強而聞名。年出口量佔全省同類產品的80以上,其中屏南酒麴廠曾獲全國金牌、銀牌的七大名酒用曲。

福安蜜沉沉酒

福安酒廠紅福牌蜜沉沉酒,已有130多年曆史,色澤金黃透亮,味甜香醇和,有舒筋活絡、滋補營養之功能。

茶油

主產於福安,栽培歷史悠久。產品質純、色清、味美、氣香,可降血壓、抑膽固醇。1958年,周恩來總理為上白石公社墩頭大隊題詞“綠色油庫”。這個大隊培育的“油茶王”譽滿省內外。 2013年7月寧德福安被評為“中國茶油之鄉”。

獼猴桃

主產屏南,種植歷史悠久;營養和藥用價值高,質好、香氣濃、適宜加工,產品深受歡迎。

茉莉花

主產於寧德、福安等地,其中七都的茉莉花粒大、蕊實、香氣濃,吸引許多省內外花客茶商。每年農曆5—8月為產銷旺季,花源除寧德外,還有福安、霞浦等地。銷往柘榮、福鼎、福州和寧德等茶廠、香料廠。七都花市場,高峰期交易的人數達4000多人,日成交量15萬公斤,成交額80多萬元。據1989年統計,花產量達多擔,產值306萬元。 2012年,白琳鎮共種植茉莉花1890畝,年產量668噸,畝產量達354公斤。

洋中香菇

改革開放以來,寧德洋中香菇生產不斷發展,菇葉厚、香味濃。

四季柚

四季柚為福鼎地方名貴特產,因四季開花而聞名.四季柚四季結果,“立冬”後採摘。它的特點是耐藏耐運、表面光滑、皮薄籽少、氣味芬香、肉嫩味美。四季柚,含有檸檬酸和多種維生素,不僅是果中珍品,且可藥用。據本草綱目記載和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認可:四季柚具有滋陰養血、清熱降火、開胃理氣、降低膽固醇等特異功能,經濟價值很高。正是因為四季柚質優、珍貴、稀有、歷次參加全國柚類評比,均獲“優質果品”稱號。福鼎前岐鎮因盛產四季柚而被稱為“四季柚之鄉。

福鼎芋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