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 第48章 釋奴令

第48章 釋奴令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釋奴令傳送到亳州,劉建基不敢下發,因為公會不是政府,而亳州代知州是張懋爵,現在城中事務都必須通告給張懋爵。他寫信給王端解釋一番,請求指示該如何應對張懋爵。

隨從傳令兵一起來的還有一人,王端好奇的看了他一眼,將手中的拜帖放下。

“你就是商丘知縣梁以章?”

梁以章拱手道:“昨日的商丘知縣已死,今日在會主面前的是梁再興。”

自從商丘城破,梁以章妻女自殺,只有他一人逃出歸德府。本來歷史上的梁以章逃到了淮安,求救於淮揚巡撫史可法,接過史可法將他下獄。歷史上史可法上書崇禎,梁以章被押解赴京,最後被釋放,然後在河北投入軍營繼續殺賊,直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梁以章這個人還是有些能力和膽色的。在做商丘知縣時他就不避強權。話說有一個江湖盜賊殺人後藏匿在某士紳家中為奴僕,梁以章知道了,趁士紳帶著盜賊出門之際,當街將盜賊抓住殺了。李自成攻歸德府城商丘時,梁以章從守城到巷戰一直是身先士卒,卻不知為何在最後沒有戰死而是隨難民一起逃出城外了?

“梁大人為什麼願意投效我旗山公會?”

梁再興從容道:“在下讀了會主的《尊重生命》一文,又從商人趙賢處聽說了會主在旗山宣揚的公共秩序的核心宗旨是為百姓服務,以增加農工生產為手法來實現核心宗旨,以及最近的釋奴令,所以在下便求著趙賢代為引薦。”

王端好奇道:“梁大人……”

“不敢,會主莫要羞殺在下了,文臣有守土之責,城陷而官死,在下不僅畏死逃走,還……”

“好吧,梁先生就說說你的理解吧。”

“在下也多有疑惑,便在會主面前先說出自己的一點淺見,再請會主答疑。在下理解會主所求的治世之道是透過增加生產來實現百姓的豐衣足食,而後倉廩足而知禮節,如此則可以天下大治,此本合古賢之道。在下說的可對?”

王端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王端的觀念是:一切問題都根植與經濟問題。

梁再興又道,“只是還有一點在下百思不得其解,釋奴令說人人生而平等,這話是從何說起?”

王端是在《社會契約論》上看到的,但不能直說出來,就想起一個觀點,便問道:“先生認為德的根本是什麼?”

“朱子說: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故此心必仁,仁則生矣。可知理是德之根本。天即理,循天理即為德。”

王端初聽覺得有道理,再一想就覺得不對了。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唯心主義!

“我覺得先生說的有點問題,朱子是把人心當做天理了,是用人性推匯出天理了,對不對?”

“是極。朱子言道萬物之心,便如天地之心。天下人之心,便如聖人之心。所以聖人之心就是天理,聖人之行便是德行!”

王端差點沒氣死,這句“聖人之心就是天理”應該是他說才對,他還指望著用這句話來反駁哩!

他決定直接上論點,“我不認同這句話。天理是天理,人心是人心,兩者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天地萬物確實有他自己的執行規律,我稱之為物理學。但人心、道德有自己的執行規律,我稱之為倫理學。什麼‘天之心就是人之心’之類的都是唯心思想,倫理學和物理學沒有那種類比。正確的思想是天地萬物的生滅演化遵循物理學,人類的生活遵循倫理學。道德的根本不是天理而是人理,倫理學本就是人際關係學說,處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有我要說一切美德的基礎是人人平等,平等是德之根本!”

梁再興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青年人,反覆回味他說的話,如果將天道和人理剝離開,理學就失去了立論的根本,那麼道德的根本也就崩塌了。

“會主的思想是以平等為道德的根本,所以才要釋奴?”

“對了。”王端說道,“一種思想是否正確是有一套檢驗標準的,那種思想能解決問題就是好思想,就是正確思想,這就是實證主義!”

梁再興站在王端的角度思考,“如果按照會主的思想,怎麼用物理學解釋宇宙萬物呢?”

接下來王端從大爆炸想到萬有引力,又從風雨雷電想到原子彈!——這都是他腦子裡想的,可惜不能說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物理嘛,就是萬物的執行規律,這個只能靠觀察研究。比如地球是圓的,太陽是個大火球,地球繞著太陽轉之類的,這些都可以透過科學的觀察來得到結論。”

“地球是圓的,在下也曾聽西洋神父說過,其他的聞所未聞,會主是怎麼知道的?”

“我也是透過學習……透過我老師告訴我的,只是我不懂天體物理學,如果有人會觀察星星執行軌道,我可以告訴他怎麼計算地球和太陽軌道。”

梁再興半信半疑,又問道,“會主認為平等是道德的根本,如果此說大行天下,豈不是再沒有君臣父子之別了?”

“倫理學就是人際關係的學說之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就是人際關係嗎?一個社會生活群體中,難道存在著兩種道德體系嗎,君父一個道德,臣子一個道德?那樣的話道德就是虛無的,所以只能有一種道德體系,這個道德體系要想約束所有人就必須是人人平等的。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法律,一個人殺人被判死刑,一個人因為某個身份而可以免除死刑,那麼法律就不再公平,也就不會讓人真心悅服。在不平等社會中,不同階層中並不存在誠心,也就無所謂道德法律了。”

梁再興大約是聽懂了,但又聽不懂。就好比他知道玻璃杯是玻璃杯了,但還是不明白玻璃是怎麼來的。

王端說的口乾舌燥,心裡卻有一瀉千里的快意,就讓梁再興回去好好想想他說的話,希望他能成為自己的信徒。

喜歡人在大明有事燒紙請大家收藏:()人在大明有事燒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