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哪怕智商相似,但是他們的起點不一樣,平臺不一樣,接觸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大家都想考名校,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名校出名,出來後好找工作嗎?
嗯,是的,就是這樣。
但是,在這後背,主要還是因為名校所得到的資源不一樣。
哪怕是傳授同樣的內容,但由不同的教授來傳授,知識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吸收的速度也不一樣。
一個善於授課的老師,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讓他的課堂趣味提高,讓學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識。
而這樣的老師,一般都在名校裡面,因為名校更願意請他們來上課,他們也能把知識傳授給更善於學習的人,這看起來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而普通人呢?
他們?
一般的大學,一年也不一定有一次名師指點,更不用說其他的資源。
說了師資力量上的差距,再說說資源分配。
國家也更願意把資源,傾注在這些名校身上,給他們的學子更多在上學時期歷練的機會。
一些大學,或許要大三甚至大四才開始實習,而名校的學生,或許,在大二甚至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兼職接觸這些東西。
這就是差距,平臺的差距。
所以,同樣是燒烤,在這裡,只不過就是街邊的路邊攤,但是在學院那邊,卻不同了。
在那邊可是僅此一份,額,現在好像算不上了,現在只要是大點的地方,學院都會派人去開店。
主要是為了好方便修建一些基礎設施。
反正現在,修路什麼的,對於吳航來說,都不是難題,學院的人每個星期要吃的糧食他還供應得起。
只要有吃的,那些傢伙就願意聽話,更何況,還不只是吃的,吳航還會發福利,改善大家的伙食,讓大家有娛樂的地方。
雖然賺的最多的還是吳航自己,可他絕對沒有壓榨。
嗯,這次賺了幾百萬靈石,那只是意外,而且這個東西,也不是從學院的子民哪裡壓榨來的,是從其他的城池搞來的,吳航一點心裡壓力都沒得。
所以,來學燒烤,吳航覺沒什麼問題。
人生嘛,總是要學習的,但是能不能進步,這個要看天賦,學不學習,那就完全看勤奮。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讀書是沒用的。
吳航也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真的。
一個人是素質高低,和他的學歷高低,是沒有關係的,只能說,學歷高的人裡面素質高的人可能多一點。
但是,讀書這麼多年,吳航覺得,書本里面學到的知識,真的很少有用到的。
基本上來說,覺得讀書無用的,都是學完書之後,發現書裡面的知識,對於生活來說,完全無用,才會用這樣的結論。
實際上呢?實際上是真的沒用。
不過,去讀書,不一定是讀的書。
就好比唐慶卓,他的成績好嗎?他成績不好,中考的成績,還沒吳航高,所以,兩人沒都考上大學,這是智商問題,也和讀書沒努力有決定性的關係。
但是唐慶卓卻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了兩年的學生會長,書本上的知識,他或許並沒有學到很多,但是在團隊管理上,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他卻是有著很豐富的經驗的。
這些東西是書本帶給他的嗎?不是!所以讀書本對他來說,沒用,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