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
張溫採納了呂布的意見,派人前往幷州各地釋出募兵令的同時,也往洛陽上呈了奏章。
燕趙之地多壯士,幷州也不例外。自古邊境民風多剽悍。而大漢遊俠,是民風剽悍的一種體現。
遊俠們雖然常常違法亂紀,但也有一顆熱血報國之心。
期盼著能夠像孝武帝時期的前輩們那樣,靠自己的熱血和本領,來為這個群體正名。
他們渴望騎上戰馬,馳騁於草原,代表大漢與蠻夷廝殺,這是無數熱血青年入仕從軍的夢想。
去年,天子的一闋《俠客行》讓他們激動許久。雖然去過洛陽一趟,但羽林郎招收不了那麼多人。
很快,募兵令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幷州,無數青壯和遊俠紛紛拜別家人,向著幷州大營結伴而行。
因為幷州軍屬於邊軍,由於之前糧草不足,無法擴招更多士卒守衛邊疆,以至於經常被草原上的部落尋找到突破口,來到大漢境內燒殺搶掠。
早在張溫領兵到達幷州之初,天子和百官就已經做出了決議,必須整備幽州、幷州、涼州這三州的邊境防禦。
不然,也不會讓他們負責三州的稅收。
幽州,去年初夏之時,盧植與公孫度、公孫瓚先後過去就已經開始整頓,招兵。
所以張溫這次也藉著募兵令,組建騎兵的同時,也要將幷州軍招至滿員,用以分擔邊境各郡守軍的壓力。
短短不過十日時間,趕到幷州大營應召的青壯和遊俠就將近兩萬人,營外的招募處更是熱鬧非凡。
營內,張溫看著外面踴躍報名的人群,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人只要稍加訓練,便可成軍,負責守城問題不大。
呂布也跟在張溫身旁,銳利的目光掃過一個個報名的青壯,從中挑選適合的人選。
由於陛下要求,士卒的家庭情況和成員背景,必須要記錄詳細,是以經過三日的登基造冊,招募工作才堪堪完成。
這日,所有新招募來的青壯和遊俠換上了軍服,被帶到了校場上集合。
他們撫摸著身上的軍服,又看看同伴,只一瞬間,每個人心中都不禁有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負責挑選騎兵的呂布來到高臺之上,望向校場上的這群幷州男兒,一股豪氣油然而生。
將來,他要帶領這群幷州男兒殺入草原,讓那些蠻夷見識到,什麼叫做大漢天威。
呂布來到臺前,氣沉丹田,高聲說道:“吾乃呂布,與你們同為幷州之人,自幼便見得蠻夷兇殘,害我同鄉。
吾之雙親、父老皆慘遭屠戮,獨留某一人苟活於世。
某曾孤身進入草原,也曾多次死裡逃生,最終吾才明白,那些蠻夷靠吾一人是殺不盡的。
所以布參了軍,需要有更多和布同樣遭遇的人,和布一起殺入草原,為咱們的父老鄉親報仇。
同時,也要讓那群蠻夷知道,咱們大漢,不是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來了,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呂布氣息渾厚,聲音滾滾如雷,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非常清晰地傳入了所有士兵耳中。
這些新入伍的青壯全部都面色漲紅,心情激動地看著臺上年輕的呂布。
呂奉先的大名和他那傲人的戰績,經過張溫和幷州軍士卒的有意傳播,在幷州可謂是家喻戶曉。
他更是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
臺下新兵聽完了呂布的講話之後,所有人的心情都由見到偶像的激動,化為了怨憤和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