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九原城。
張溫站在城牆上,久久看著草原的方向,待眼睛累了,收回目光又看向軍營。
大漢邊境之前十幾年,對於鮮卑、匈奴、烏桓,一直處於防守。
自從他奉命領軍來到了九原之後,就曾與天子通訊,希望在此組建一支幷州騎兵,用來應對匈奴和鮮卑的襲擾。
但是由於之前軍備糧草和馬匹不足,他的想法始終只是想法。
如今,幷州軍的糧草和軍費皆充足,於是張溫迫不及待地上書,請求天子從西涼段熲那裡給他調撥了五千匹戰馬。
當初逢義山一戰,段熲可是繳獲了兩萬多匹戰馬,狠狠的發了一筆大財。
天子也將這批戰馬交給段熲暫時保管,留於各地補充所用。
華耀早有建幷州騎軍之心,自然同意了張溫的建議。
而張溫此人,性格有些優柔寡斷,是以,才有董卓留用幷州。
經過系統攝像頭的觀察,董卓和段熲,乃是一熊一虎。
而且,董卓也不是甘於久居人下之士,他們長期在一起是要出問題的。
內耗折損人才可惜,而且,華耀也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相繼護土開疆,故以調出董卓。
這次,段熲接到天子詔書,也很是痛快,大手一揮就讓人挑選了五千匹戰馬給幷州送去。
然後,他還上書天子,準備給幽州盧植也送去五千匹戰馬。
在段熲看來,這些羌人的戰馬雖然不錯,但還是比不上他的涼州戰馬。
他不大看得上眼,整天養在西涼這裡,光消耗的草料就不得了。
而且,段熲也擔心朝中大臣眼紅眼黑這些戰馬,怕他們以此又羅織罪名強加在自己頭上。
陛下雖然英明,也相信自己,但他也怕有人長期在陛下耳朵邊進讒言。
多多送出去一些戰馬,堵士人之嘴,安陛下之心。
早在一旬之前,這批戰馬就送到了幷州大營,可是張溫帶過來的大部分都是步卒,少有擅騎馬者。
而且,軍中也沒有合適的將領訓練,高順是會練兵,可也僅限於步卒,訓練騎兵不是他的長項。
這可是愁壞了張溫這個護匈奴中郎,他又不大喜歡董卓,感覺把握不住這個人。
直到前幾日呂布的出現,讓張溫感覺幷州騎兵統領有了人選。
雖然,他也不大喜歡呂布,感覺呂布和董卓皆是桀驁不馴之人,但呂布的資歷淺,且更無背景…
這少年呂布對於張溫而言,可以試著拉攏一下,馴一馴,再相機而用。
在張溫的交代下,呂布除了每日逗弄一會兒呂真之外,都會來到董卓他們的營地,觀摩涼州騎兵的日常訓練。
此時,校場上,董卓正在指揮涼州騎兵衝鋒時變換陣型的訓練,呂布則是站在董卓身旁一邊觀看,一邊思考。
只見董卓手中令旗一揮,原本呈一字排列衝鋒的隊形,忽然之間散開隊形,然後快速組成了一個偃月陣,繼續衝鋒,整個過程居然不見一絲混亂。
這讓一旁觀陣的呂布大為驚異,同時,腦海中也不免開始進行各種推演。
看著西涼騎兵陣形,感受著他們的剽悍之氣,呂布腦海中靈光一閃,隱約間感覺自己似乎抓住了一絲其中變換的要點。
此時董卓手中令旗向下一劃,一軍將士勒馬止步,停止了訓練。
呂布不由得看向身旁的董卓:“董將軍,不知您可否讓您麾下的將士,把剛才衝鋒變陣的過程再演練一遍?”
董卓猶豫了一下,這可是他練兵的法寶,怎可輕易授人?
沉吟片刻之後說道:“可以是可以,不過嘛,吾有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