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想要成為顯學,想要立足朝堂,想要恢復在文景二帝時的榮光…等,都離不開天子的支援。
華耀笑了,很滿意張道陵的識時務,抬手道:“張卿起身!”
待張道陵起身後,略帶歉意地對他道:“這次讓人冒昧的請汝來洛陽,是想聽聽你們正一道的道義和張角太平道的道義。”
隨即,扭頭吩咐:“將張角三兄弟帶上來。”
華耀俯瞰著被拖上來扔在地上的張角三兄弟,聲音平和的問道:
“張角,說說汝憑《太平經》而創太平道的道義為何?”
“道義?汝何以知?”張角又震驚又疑惑不解。
他剛剛才憑經文摸索而成的道義文章,猶未曾宣傳出去,連兩個弟弟不知道。
於是,張角不由掙扎著抬頭望了一眼陌生聲音的來處。
只見高堂之上端坐著一個九龍環繞,氣勢非凡的少年,斯明光爍爍,神姿玉秀,恰如夢裡趕來救他一命的護佑之神。
怔愣失神之下不由脫口而呼:
“太一神?”
張角顫顫巍巍的跪起身,虔誠地跪拜下去、叩首,“下民張角叩見太一天神,多謝天神護佑。”
張梁、張寶有點不明所以,不解的抬眼匆匆望了一下上面,又趕緊低下腦袋,跟著大兄跪拜叩頭。
他們不信上面坐的太一神,但若是以假亂真,以跪拜叩頭能救命呢,怎樣也行啊!
庭杖太難捱了,劇烈的疼痛讓人刻骨銘心,不如被一刀了結。
他們的舉動引起滿堂驚詫,人人都目光如炬地看向高堂之上的少年天子,紛紛驚歎佩服!
個個的心裡都在想,“陛下風姿,似天神下凡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華耀清越如冷泉濺落的聲音又響起,“張角,講講汝如何得到的《太平經》?
如今創立的太平道道義,以符籙行招搖撞騙之事,目的為何?”
張角跪坐著,背脊傳來的徹骨疼痛讓他不敢撒謊,只能將事情的起始發展娓娓道來。
“我自得到《太平經》已有五年之久,但其內容太過深奧。
大部分的經文,我根本讀不明白,如今也只學了些皮毛,會畫一二種符籙而已。
這才剛開始宣傳,以不知道有無治病功能的符籙救人,是為欺騙一些走投無路的黔首而已。
所謂的道義,也只是我在讀簡與道聽途說中慢慢摸索,先自欺欺人的編了一篇說辭哄騙黔首。
推太一、黃帝和老子為天上的至上神,讓黔首們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
在這個太平世界裡,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飢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可得溫飽,可有妻妾兒女,可有經書讀,可入仕當官。
創立太平道的目的,是因為我不滿宦官、士族把控舉薦入仕的通道,禍亂官場又大肆兼併土地…
而天子也不作為,致使許多人生子而不敢養,山地、溝渠有數不清的嬰兒屍骨…
大量失地的黔首成為流民,天下遲早會大亂。既然天下要大亂,不如由我來掀起大亂的開篇。”
言已到此,張角認為自己必死無異,說不定會誅幾族,乾脆放開了,大膽的吐露心中不平,不吐不快也。
“孝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一項錯誤的政策。
儒家為唯一的顯學,這錯誤之策如今造成士族的權勢過大,威脅皇權。
先帝為了壓制士族,大力提拔宦官,又施行黨錮,可惜…
然新登基的少年天子卻解除黨錮,打壓宦官,士族勢力進一步澎漲,大漢必亡於此。”
張角的大膽言辭震驚住滿堂之人,包括華耀。
不過,華耀的震驚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便醒過神來冷哼一聲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