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西南郊外,這裡原是一片水鄉。
至二十年前,宋家將主宅遷到此地之後,這裡的繁華與風景就越發的秀麗了起來。
闊達四十畝的宋家大宅,是整個武陵郡最為出名的私家庭院。
宋家大宅外面一條大路貫穿了三條溪水,三座形態不一的拱橋,更是武陵郡有名的景緻。
大宅外牆高達兩丈。
牆壁刷滿了青灰,牆頭佈滿了黑瓦。
一座大門如同一座牌坊一樣,高達三丈有八。
大門後是一塊糊底巨石雕成的整塊屏風,上面刻滿了名家高手雕刻的瑞獸祥雀。
大門兩側是兩道遊廊,都可供六人並排而走。
屏風後百步一進之地,全是花圃。
四時鮮花不斷,綠植成蔭。
過了花圃穿過中門,地勢豁然開朗。
內院乃是兩進兩排設定了一個大院,足有六進之地。
這裡就是宋家的正院。
正廳前方有一條三丈寬的大道,全部是用上好的青石鋪成。
道左青石上,還刻有各種吉祥如意的詞句,甚至還刻有整本道德經。
宋宅的主樓是一座三層建築,每一層樓都有一丈三的高度。
正堂大廳極其廣大,要是張哲來到此地,肯定會吐槽一句,這裡都可以讓水泊梁山開首領大會了。
後院的一處雅堂內。
一位老者正在提筆寫字。
在他的身邊,恭敬的站著,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人。
在老者有些不太滿意的放下了筆之後,中年人就扶著老子坐到了一邊的主座上。
“你今日這麼早回來找我,可是又出了什麼事?”
中年人恭敬的行了一禮。
“父親,方才下人來報,說桃林縣的秋考已經發榜了。”
老人微微一怔,隨即苦笑了一聲。
“本府各縣,往年秋考總要四五日才出結果。如今桃林縣這榜單才兩日就發了出來,不消說,肯定兩方都沒有得到這個案首。這桃林縣的案首,應該就是那張哲張信之吧。”
中年人佩服的回答。
“父親明睿,桃林縣正是取得了這張信之做了今年的案首。”
老者嘆了一口氣。
“葛縣令與林通判,乃是同窗好友!桃林縣的身後就站著盧觀察使這尊大佛,之所以能發榜這麼快,無非是林通判想向雙方說明,盧觀察使的立場還是中立的。免得拖到了最後,雙方勢均力敵時,他這一票不知該如何投才好?”
“善兒,你怎麼如何處理此事?”
中年人抬起頭認真的回答。
“回父親的話,兒子已經遣人向葛縣令及韓教諭表示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