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這種運氣上的差距,早在對決開始前我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封不覺淡然應道,“總之……在達到‘那個分數’之前,隨便你翻多少都行。”
“那個分數?”黑蝴蝶聞言,思索了兩秒,接道,“哦~你是說……33分?”
黑蝴蝶在對決開始前無疑也是仔細地研究了遊戲規則的,所以她知道——33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分數。
根據規則。在雙方共計揭示出“二十五相”後,玩家便可以透過翻出兩張“極樂淨土”來結束比賽,進入結算階段。
那麼。撇開那種差距懸殊的勝負不談,以雙方都有一定得分的對局為例……二十五相可以拆分為十二對十三,或者十一對十四的情況。
在十二對十三的情況下,分數比為9,此時,落後方翻出極樂淨土,加上額外的10分,46比39,即可反敗為勝。
在十一對十四的情況下。分數比為33比42,此時。落後方翻出極樂淨土,加上額外的10分。43比42,同樣反敗為勝。
也就是說,在這場遊戲中,落了下風的一方,若想要翻盤,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至少得拿到“十一相”,這才滿足最低限度的翻盤條件。
而理論上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在桌面上已揭示二十四相的回合,輪到落後的那一方翻牌,在其翻出第二十五相的瞬間,正好手握33分,然後……他她再翻出“極樂淨土”,結束本局。
對於落後方來說,這是最快最佳的翻盤模式。假如繼續拖下去……分數的差距恐怕會逐步被拉開,因為當桌面上剩餘的未知牌已不多時,翻到可得分牌的機率會大大增加,連續翻到兩張“一相明”的牌機率也不是不可能了,那時,記憶力更強、犯錯更少的一方,得分率肯定穩壓對手一籌。
“既然你知道。”封不覺的語氣還是顯得很輕松,反正對手知曉這個數字的含義也是應該的,沒有必要驚嘆,“那就請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吧。”
“呵……不用你說,我也會的。”黑蝴蝶應聲後,繼續翻牌……
…………
至第十一輪結束,雙方的分數對比為24比30,黑蝴蝶領先≈gt;。
在那番對話後,黑蝴蝶又翻出了兩張可得分牌,將已知牌中的兩相牌消耗到了只剩一對。
接著,在最後的三手翻牌中……她竟是連著翻出了兩張“零相牌”,即一張已知花色都沒有的牌,並且……還翻出了第二張“極樂淨土”。
因此,當這一輪結束時,桌面上已知的對子只剩兩對,而且……兩張“極樂淨土”的位置也已經明確。
目前,兩人總得分為54分,即已揭示了“十八相”,臺面上剩下的牌數是48張;其中,已知牌20張,由2張無間地獄、2張極樂淨土、4張“兩相皆明”牌、以及12張“一相明”的牌組成。
而未知牌共28張,即2張無間地獄和26張相牌。
也就是說,在第十二輪開始時,封不覺能在未知牌中翻到可得分牌的機率是二十八分之二,和他在上一輪中失敗的那一翻機率基本相同,僅有7左右……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他就不能不翻未知牌麼?翻三張已知牌,然後將相同的局面丟給對方不就行了?
答案是——可以。但……並不解決問題。
根據【三重神經衰弱】的“翻牌規則”,玩家在連續的三輪中。至少得翻出一張未知牌,否則就要罰五分。
這條規則的用意,就是要防止玩家透過不斷地翻此前已經出現過的牌來消耗自己的翻牌機會。至於為什麼是“連續三輪”,那自然是考慮到有些人會因為記錯牌而導致“翻了三張已知牌且沒得分”的狀況;這種情形下,連續兩輪進攻失敗的人,到第三次就要擔上罰分的風險了……
結閤眼前的例項來說,假如封不覺在這一輪裡選擇翻三張已知牌來消耗自己的翻牌權,那輪到黑蝴蝶時。對方也可以如法炮製……反正黑蝴蝶是無所謂的,作為記憶能力比較弱的一方,她很樂於看到雙方不斷地翻出舊卡來幫她鞏固記憶。
再說,她是“後攻”的一方,在誰都不願意翻出新卡的局面下,後攻者至少佔了“一張牌”的優勢,因為先攻者必定會比對方多暴露一張新牌。
當然了,封不覺本來也不是那種會故意翻已知牌來防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