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興安嶺內外,群山逶迤磅礴,田野蒼茫遼闊。崇山峻嶺間,黑龍江洶湧浩蕩,奔騰萬里,滾滾東去。江面寬闊浩渺,迷漓空濛。
江水幽暗深邃,水色漆黑,翻滾著向下遊湧去。狀若盤臥北方的黑色巨龍,把這片土地劃分為內外興安嶺。
精奇里江發源於外興安嶺,由西北向東南流淌,和黑龍江並行一段,又折向南注入黑龍江。黑龍江和精奇里江交匯處,黑龍江右岸座落一座著古城一一璦琿。
一九零零年七月十五日,索倫八旗軍佐領那爾賽站在璦琿古城的城牆上,手舉單筒望遠鏡,凝視著對岸。
這是一位鄂溫克漢子,五十歲上下的年紀,寬額隆準,高顴闊口,目光如炬,漆黑的鬍鬚在頜下飄拂。
站在他身邊的是二兒子色勒烏特,二十多歲,皓齒明眸,英氣逼人,緊挨著那爾賽,眼目不轉睛的觀察黑龍江江面上的動靜。
二百多名索倫八旗軍計程車兵站在城牆的箭垛後面,手持毛瑟槍,緊張的盯著江面。
這是一支由鄂溫克獵人組成的索倫八旗軍,他們來自札薩克圖王旗西北邊界的大興安嶺深處哈拉哈河源頭。
索倫獵人祖祖輩輩狩獵於高山密林,練就了一身野戰本領,他們身體強健,攀巖越嶺如履平地,追逐獵物尋蹤索跡,伏擊包抄,槍法精準。康熙年間清廷就徵集索倫人各地征戰。索倫八旗軍驍勇善戰,精騎善射,強悍的戰鬥力讓索倫八旗軍成為清朝一支勁旅。
一九零零年,羅剎國增兵黑龍江,氣勢咄咄逼人,清廷又徵調那爾賽率領的這支索倫八旗軍駐守璦琿古城。守衛璦琿古城的璦琿副都統風翔把這支驃騎勁旅放在了古城面對黑龍江江面的城牆的上,也作為一支快速機動兵力。
那爾賽的二兒子色勒烏特是索倫八旗軍的驍騎校,那爾賽把色勒烏特帶在了身邊。他的大兒子阿格迪,也是索倫八旗軍的驍騎校,和另外三百多名鄂溫克人的索倫八旗軍被徵調到寧古塔。
城牆上的箭樓裡,璦琿副都統風翔也手舉單筒望遠鏡,凝神瞭望。江風強勁,撕扯著箭樓上插的一排排旗幟,嘩嘩作響,旗杆在江風中晃動搖擺。
風翔沒有戴戰盔,花白的頭髮在江風中飄蕩,戰袍被江風高高的揚起。風翔已過花甲之年,仍然精神矍鑠,氣宇軒昂。
老將軍極目所至,外興安嶺群山起伏,沃野千里,河流縱橫,茂密的森林綿延到地平線以下。森林裡獐狍麋鹿絡繹成行,雉雞飛龍聚整合雲,還有數不清的金礦丶銀鉛礦丶銅礦丶鐵礦丶煤礦。
風翔心中讚歎:"好一片錦繡江山啊,可惜被俄國人侵佔了。"
風翔把單筒望遠鏡移到江面,黑龍江左岸,沿江岸紅毛羅剎建築的據點星羅棋佈。咸豐年間,俄國的哥薩克就進入黑龍江左岸,在黑龍江左岸和烏蘇里江東岸驅趕原住居民鄂溫克人丶鄂倫春人丶達斡爾人丶赫哲人丶女真人丶闖關東的山東人山西人。
用大炮武裝起來的哥薩克向黑龍江左岸移民,強佔曾經是鄂溫克人丶鄂倫春人丶達斡爾人丶赫哲人丶女真人家園的土地,沿黑龍江左岸屯兵築壘,遍設哨所。現在哥薩克武裝移民已經遍佈黑龍江左岸。
這些哥薩克移民沿江列置火炮,遷入哥薩克建立的村屯,形成事實上的軍事佔領,然後,俄國政府便向大清國宣示主權,出兵逼迫大清國割讓土地。
風翔悲憤的想著:"佔據了外興安嶺,紅毛羅剎還不滿足,又想侵吞內興安嶺。如果沒有黑龍江這道天然屏障,紅毛羅剎已經扣門山海關了。"
風翔把目光移至黑龍江右岸,擔憂的想著:"內興安嶺廣袤的土地上人煙稀少,村屯疏落,沿黑龍江江岸杳無人聲,紅毛羅剎一旦移民過江,遼闊的內興安嶺到處都是無人之地,無人阻攔紅毛羅剎。紅毛羅剎悄無聲息之間就可以在黑龍江右岸也移民建據點,築壘屯兵,很快遍佈內興安嶺,形成軍事佔領內興安嶺的事實,再憑藉強大的武力逼迫清廷承認紅毛羅剎對內興安嶺擁有主權。複製大清國丟失外興安嶺的悲劇。"
璦琿古城的對面,精奇里江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黑龍江,在黑龍江左岸和精奇里江左岸,沖積出一塊肥沃的三角洲,這塊三角洲長一百五十里,寬七十里。三角洲裡沿黑龍江左岸散落著補丁屯丶腰屯丶後屯丶大碾間房丶外布林多丶布林多丶莽奈屯丶舊瑗琿丶博爾多屯丶白旗屯丶黃旗屯丶霍爾莫勒津屯丶斷山屯丶都什溝丶前東山屯丶後東山屯丶興隆屯丶王家窩棚丶曹家窩棚丶解家窩棚丶南窩棚等六十四個村屯。
村屯相望,阡陌縱橫,炊煙裊裊,宅院完潔,蓄糧盈倉,富甲外興安嶺,是黑龍江左岸的糧倉。這就是江東六十四屯。
定居在這片土地上的也是偷著闖關東的山東人和山西人。吳丶姚丶曹丶徐丶曾幾大姓建了老屯,後來闖關東的人増多,又建了許多新屯。
這些闖關東的山東人,山西人已經和鄂溫克人丶鄂倫春人丶達斡爾人丶赫哲人丶女真人融為一起,共同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到一九零零年這片土地上已經定居了三萬五千中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黑龍江左岸和精奇里江左岸的江東六十四屯歸璦琿副都統管轄,是風翔的轄地。簽定《中俄璦琿條約》時,因為這塊土地上居住的都是中國人,第三條寫道:"黑龍江左岸由精奇裡河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準其各在所住屯中永久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保留了中國人在江東六十四屯的永久居住權,也保留了清廷官吏對江東六十四屯的永久管理權。但是主權事實上已經歸了羅剎國。
璦琿古城向北是黑河屯,黑河屯對面,黑龍江左岸和精奇里江交匯處,在精奇里江的右岸座落一座古鎮,叫海蘭泡。
這座古鎮有四萬居民,古鎮里巷道街衢縱橫交錯,數千家民居櫛比鱗次,古鎮居民有一半是中國人,經營著鎮內五百多家大小商號,讓這座古鎮成為黑龍江左岸富裕的商貿集散地。
還有一些中國人在古鎮裡開辦燒鍋酒坊丶榨油坊丶皮件坊丶成衣鋪丶木匠鋪丶鐵匠鋪丶米麵加工坊丶客店丶貨棧丶酒館丶飯鋪。
他們有山東人丶山西人,有的人祖輩上在康熙年間就偷偷越過柳條邊,一路向北,跑到黑龍江左岸,和當地的鄂溫克人丶鄂倫春人丶達斡爾人丶赫哲人丶女真人建起了這座古鎮。
瑗琿古城城池南北長一點六五里,東西寬一點四里,東臨黑龍江。古城四周城牆圍繞,城牆是兩排立木,中間夯土而建。南丶北丶西三面還用立木修建了外城牆。
瑗琿古城有四萬中國居民。古城內外沿街商號林立,商賈雲集,沿江岸車船輻楱。風翔接任璦琿副都統時,俄國在對岸屯兵備戰,磨刀霍霍,露出了戰爭的獠牙。瑗琿古城也變的冷冷清清。
風翔迅速整頓軍務,沿江設防,在璦琿北面五道霍洛卡到南面富拉爾基屯一線修築了一百五十里工事,設定幾十座炮臺。險要地段布上無敵將軍炮丶神威炮。風翔手中只有三千清軍,當地義和團一千多人也加入了防守。風翔把兵力佈置在沿江工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