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哎喲,虞景明這是搶錢哪,桂花糕的價格又漲了,我倒是奇怪了,做桂花糕的大師傅麻三妹都跑到陶記去,人家陶記的桂花糕還在優惠大酬賓呢,虞記桂花糕憑什麼還漲價,還一天一漲,虞景明這真是失心瘋了,說不準是破罐子破摔了。”
清晨,虞景明是被長巷子裡麻油婆的叫罵聲給吵醒的,昨晚睡在實在遲了點,早上便也醒遲了,好在一些事情都安排下去,今天倒沒什麼大事,虞景明也不急著起床,躺在床上,透過窗戶聽著外面長巷的喧鬧。
虞記桂花糕繼續漲價,自又惹得一些閑言碎語。
“呵,倒是好笑啦,虞記桂花糕漲價那是虞記的事體,又沒有逼著你買,你這罵咧咧的做什麼?”桂花嫂提著一隻馬桶正好路過,聽著麻油婆這聲音,便嘲諷了起來。
“呵,虞記這價漲的好沒道理,怎麼還不興人講呀?”麻油婆叫桂花嫂嘲諷的火冒三丈,更是跳腳。
“麻油婆,誰說虞記這價漲的沒道理了?”嘉佳挎著手提包正好從圓門洞那邊過來,聽到麻油婆這話,倒是插嘴了:“麻油婆,你大約就是問了個價,沒有真正看看今天上架的桂花糕吧?”
“怎麼了?問個價還不夠呀,桂花糕就是桂花糕,今天上架的桂花糕還能雕出花頭來不成?”麻油婆看著嘉佳,沒好氣的道。
“喲,這桂花糕還真能雕出花來,你不曉得呀,這兩天,莫老師傅,守勤師傅,還有許開源他們連著熬了幾個通宵呢,如今這桂花糕不管是用料,製作方法以及包裝,採用的全是貢品的標準。你曉得不,如今的桂花糕,它叫桂花貢,可不就雕出花了嗎。”嘉佳笑咪咪的說,又道:“我跟你講呀,這桂花糕你要買就趕緊買,明兒個還要漲呢,到時還不是這個價哩。”
嘉佳說的這些是她從餘翰嘴裡聽來的。
“呵,什麼貢品標準,雕出花來的桂花糕那還是桂花糕,你們要做冤大頭你們做去,我去陶記買。”麻油婆黑著一張臉,甩著兩條胳膊就出了永福門。
“喲,這真是喂不熟的東西,平日裡白吃多少虞記的糕點,沒見說一句虞景明的好話,如今要買桂花糕了,貴了一點就把虞景明罵了個狗血淋頭。”麻嬸撇撇嘴。
新鮮的糕點一般是有保質期的,虞記這邊,一但糕點快到保質期了,就隨便弄個福利價,甚至於白送給永福門的住戶吃,一些永福門的住戶平日裡從不買虞記糕點,就專等著最後去領這種糕點,麻油婆就是這樣的。
“喲,麻油婆平日裡可從不買糕點的,反正有不花錢的糕點吃,怎麼今天倒是鐵公雞拔毛了?怎麼想起要賣桂花糕了。”翠嬸一邊嘀咕了句,一邊給客人找錢。永福門對面同榮裡的汪太太正好過來買羊肚湯。
“我曉得呀,聽說是給鄧六提親呢。”平五的大嫂鳳英端了一碗菜粥,邊吃邊插嘴。
“鄧六今年二十六了吧?嘿,早該成親了,只不過他那樣的,哪家的姑娘能看中?”鳳英這話引的眾人一陣好奇,桂花嫂也不急著回後街了,斜靠在翠嬸的茶檔邊打聽起鄧家的八卦來。
“聽說是南街豆腐佬家的大閨女。”鳳英又道。
“南街豆腐佬家的大閨女不是早成親了嘛,我記得還是招贅入門的?”接話的是同榮裡的汪太太。
“嘿,那個早成親的不是大閨女,是二閨女呢,當年豆腐佬一家從河北逃難過來,在路上豆腐佬得了病,他那15歲的大閨女就把自己賣給了一個官老爺當小妾,得錢給豆腐佬治病,豆腐佬病好後,夫妻帶著二閨女和三閨女到了上海,豆腐佬憑著他那一手做豆腐的手藝,最終在上海立了足,只是他那大閨女就一直音訊渺渺,沒想就去年底,豆腐佬突然接到他老鄉的訊息,說是他大閨女被人賣在青樓裡,原來官家太太手黑呢,後宅爭寵,官太太找了個錯就把豆腐佬那大閨女賣了,豆腐佬曉得後託了關系花了銀錢,把他那大閨女贖了回來……”麻嬸接話到,她男人麻河北也是從河北逃難上海的,豆腐佬家大閨女這事體在河北圈子裡已經傳開了,一個個都唏噓的很,豆腐佬這大閨女真是命不好。
“喲,這些年,麻油婆給鄧六討媳婦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怎麼這會兒倒看上豆腐佬這大閨女了。”翠嬸咧了咧嘴,倒不是她輕看了豆腐佬這大閨女,豆腐佬這大閨女再是個好的,只是那樣的經歷,一般人家避之唯恐不及,麻油婆也是個眼高的,按理是看不上的……
“是豆腐佬先再打聽鄧家,而打聽鄧六的人就恰恰打聽到香油婆的一個老妹子身上,麻油婆再心高,架不住鄧六不爭氣呀,二十六歲,又抽大煙呢,這些年麻油婆沒少在鄧六的親事上下功夫,銀錢也砸了不少了,可還不是一場空,更重要的是聽說,豆腐佬還許下一筆豐厚的嫁妝……”鳳英尖尖嘴,頗有些別有意味的說。
昨天,麻油婆那老妹子上門說合時,鳳英就在門外,聽得一清二楚。
“哦。”眾人恍然大悟,難怪香油婆要買糕點,這可是大事,或者說真要說成了,那可是人財兩得,只不過這麻油婆也太沒誠意了點。
這上門說親,不說重禮吧,也沒有拿點減價的糕點應差的,麻油婆這事兒做的不地道。
“餘太太呀,那桂花貢真的好呀?我這也要送禮,要帶上一份糕點,拿不拿得出手喲?”這時,同榮裡的汪太太突然插嘴問。她先生原是錢莊的一個會計,前段時間,錢莊倒了一批,她先生也沒了差事,之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後來有朋友介紹一家紗廠,可僧多粥少,多多少少要走點門路,請點人情,這各色禮物自也少不掉。
糕點這東西算不得重禮,但卻是進門的隨手禮,也是挺重要的。
汪太太嘴裡的餘太太就是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