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兒平身。”
新近的捷報讓朱由檢稍稍得了些好心情。
“今日新派個內待與你。高卿是以前打過仗的,剛不久又在鎮番衛大勝韃靼人一場。”
“叩見太子殿下。”
“高將軍免禮。”
端正地行完程禮,高起潛排站到太子身後的方拱幹邊上,但後者說不清楚什麼狀況,往邊另一邊挪開兩步。
在皇帝親自安排下,從現在起他是太子的人了。
對於軍事上的一知半解,一向以來都是朱由檢自引以為憾的事,對太子的培養他必須未雨綢繆。
“慈慶宮久空,朕命內府更名為端本,皇兒可遷居其內。”
“兒臣從端敬殿到那裡是極近的,謝過父皇。”
隨太子而來的侍郎顧錫疇眉頭暗皺。
不管是因張家失事牽連還是自身失儀,熹宗娘娘已經被廢年餘。太子遷過去也本無妨,可這端本二字卻耐人尋味。
“再有,內朝母后之事。今後汝竟入,勿需問朕。”
朱慈烺立刻跪拜下去,再次叩頭。
父親的眷犢之情讓他感激得說不出話來。
自兩年前出閣講讀,前有‘內外宜別、出入當禮’等御筆所定八條屬約。如今開方便之門,是讓他既能時時見到母親,又能兼顧孝名。
莫大恩寵啊!
“兒…兒臣此來亦是賀聖皇帝誕。”
“臣等恭賀聖皇帝誕。”
內臣、學士、太子隨從等都跟在後面朝皇帝齊聲相賀。
“哦?…難怪……。”
今日午時膳後,王承恩呈上樂安侯的禮物,朱由檢當時還要著內官去派人追黃道周一行,要他替自己當面申斥黃衝一番。
雖然送來的只是枸杞、葡萄乾等一些平常物。現在看來不是在胡亂拍馬屁,而是安國公費盡心思表忠心的體現。
沉思片刻,提筆寫下一行口諭。
‘卿心朕悉,安心軍務。西北戰事可放手施為。’
裝入匣後叫人加急送往黃道周,並追回前喻。
光有一個楊嗣昌是不夠的,隱隱地朱由檢感覺到,將來要徹底破去目前的內外之局,還是離不開這個這個人。
在聽取高起潛回來對安國公的眾多溢美之詞後,當時就產生出將西北的軍事盡委給此人的想法。
此道六百里加急的手諭,說明這個決策已然醞釀成熟。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