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功勳在於吹捧。
凱旋還巢享受百姓、官員們夾道相迎。
未雨綢繆,黃衝已經懂得開始為自己將來做一些必要鋪陳功夫。
“夫子可在府上。”
“啊呀,原是大名鼎鼎的樂安侯駕到,老爺外出訪友去了,大公子在府呢。”
“如此便勞駕了。”
董家的門是還是難進,董老御史似乎在躲著他。上回前來探望,董坤狠狠刺了他幾句陰陽怪氣不著邊際的話,心裡到現在還不是滋味。
罷了,禮物託門房轉遞,人便回身上馬。
大明經過兩百多年的文明洗禮,許多地方已發展到極致。比如謊言,再如刻薄。
被全體認可的謊言便不再是謊言,外來戶的黃衝認為這是一種可悲的行徑,但這世上只會有人罵他傻,而絕不會有人說他講得對。
刻薄一般是上對下,就像老子對兒子,皇帝對大臣,朱由檢對他。亦是所有人認為的理所當然。
“如此一來,即便失手,折損的也不過是三千人馬。”
有句話叫又叫馬兒跑又叫馬兒不吃草,今天黃衝深切體會到了這話的精髓。內心在冷笑,他說的話乃是反話,對面二人確認真。君父臣子乃是天經地義,他們沒必要懷疑他。
張娘娘看錯了,朱由檢也看錯了,黃衝只想把事辦成,是想為國為民。忠君的思想對他而言幾乎是沒有的,至少大部分是裝出來的。
“難得愛卿尚能體會朕意。”
體你姥姥,肚子裡開罵,尚存於世的瀛國太夫人受到了他的無端問候。絕非膨脹,也不能怪他桀驁不馴,實在是意念中認為,沒這麼辦事的,還一國之君。
“兵貴神速,只是如此一來,多繞出三倍的行程,恐怕變故徒增數倍。”
從獨石口出兵是絕對行不通的,第一步的投送階段拖延得越長,不確定因素則更多,成功的機率越低。若是前階段受阻,負責刺殺的小隊幾乎是白白送死。
朱由檢懂的軍事全是紙上談兵。經過幾仗,黃衝如今的經驗是經過實戰積累出來的,尤其還結合了他腦殼裡藏有一鱗半爪的現代意識,金貴得很。
“此戰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方能見奇效,佯動正北乃是兵部諸多人商議而成。”
相比而言,提督京營的老曹言辭謙虛一些,因為他也不懂。
“五軍都督府的大人們自是研兵精湛,然此等戰法卻少有成例。臣只怕過分掩藏反而失了速度,到時候很難一擊斃命。”
不曉得究竟是誰出的主意,出擊兵少還繞遠路,光從這點,找的也不像行家。
“出關口可否另議?陛下。”
曹化淳性格複雜,爭鬥是一方面,大局為重他能做到。很樂見黃衝此次能成功。
“可。”
朱由檢只答出一字,方才說定出發人數後,他便繼續慵懶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之所以贊同黃衝刺殺皇臺吉的方案,是為面子,想掙回一個大大的面子。對成功與否及後期影響,並沒有做過多的考慮和打算,憑藉同大臣們打交道多年的經驗,內底以為,此事難成。
五成?他認為一成都不到。
“若是仍舊由喜峰口出兵,前期方案是否需要再行斟酌?”老曹很是擔憂地詢問黃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