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其實真正的目標是,想把黃衝搞到京營來任做副手,專門替京營選練兵卒。只要他能盡心盡力,一年新增一萬的精銳,該是何等了不得。
“若護天營練成,交由高起潛帶往遼錦,伴伴以為如何?”
也不知是何目的,朱由檢對曹化淳問起針對護天營一萬多軍士的去向建議,並且直接點了御馬監大太監的名字,毫不給面子。
“稟陛下,遼陽兵歷來排外。”
話是王承恩接的,說得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遼東局勢崩敗,拖到此時已是成因複雜。南北兵的不合,遼陽兵的獨樹一幟,等等,也算是一個大問題。
“對,派不得。”朱由檢從善如流否決了這種假設,或者高起潛的隱含請求。
“那兵部的這條意見,你兩個怎麼看?”
收穫師傅嘉獎及感激目光之後,王承恩適時閉上嘴巴,繼續扮起盡職的陶甬。
“僕下以為,黃衝少年英雄又偏擅工造,驟然調往商賈雲集的宣鎮代掌總兵衙口,天長日久難免沾染一些文臣們的浮華。”
話講的很委婉,意思也表述得很清楚,少年得志難免得意忘形,容易沾染些不良的官場習性。
“嗯,有理。”
不算是件大事,但司禮監特意將此本奏章押在了最後,其目的不言而喻。
細究起來,黃衝與護天營一開始就是個美麗的誤會,本就是為勇士營擴充做鋪墊的。皇帝朱由檢一開始是漠不關心,隨後發展到模稜兩可,再到後來偶爾關注,直到現在已視作不可或缺。
“當初徐光啟諫言,組新營當顰大營,若是繼續完善,等若再造新一京營。”
人家徐閣老是對的,最起碼黃衝認為是百分百對的。最初的意圖是按西兵的模式組建出新三大營,基本使用火器,大幅度增加火槍、火炮的配比,最起碼也是新起個神樞營的等級。
“僕臣自勉為提督大營,自覺責任重大,所堪積弊,確實已到不改不行的地步。”
“之前兵部亦有議,著黃衝返京後整殤三大營,後伴伴親去也就不用他了。”
哇涼之下,曹化淳知道此事休得再提了。
“陝西洪承疇曾請,調黃部皮仰堯之騎軍入陝,協助戡亂。”
洪承疇是位狠人,繼任三邊總督後,他一力主張對陝西亂賊,實施“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的方針。曹文詔就在其手下效命,他還看中了黃衝,可惜人家不可能會鳥他。所以,他退而求次,想徵調皮仰堯的肆營過去幫助剿匪。
此事兵部倒有定議,先行押後,待護天營完成第二階段演習,自喜峰口返回,再行匯商。
講匯商,其實是指徵求黃衝的同意,他若不肯,匯商結果也就不明而喻。
“僕下之前得塘報,雲其戲耍了一番科爾沁,解救插漢萬餘部眾。恰是西向而行。”
老曹不願意黃部向東走,離錦寧過近不是件好事。倒不是擔心護天營會如何如何,而是擔心狗腿子與高起潛走得過近,萬一結成聯盟,會對自己形成威脅。
他的擔心是多餘的,自黃衝嶄露頭角之後,高起潛已經不具備向其示好的條件。何況皇帝也不準黃部去錦寧。
倒是有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物正在主動示好,新任內閣代首輔溫體仁。
連老董御史也覺出乎意料,因為之前溫大人已經明確拒絕過黃衝,在孫元化一事上提供幫助。而且,雖名聲不小,可終歸是個兵備一級的小角色,即使聖眷日隆,眼下還真如曹化淳所言,不過是張娘娘家的一名狗腿子罷了。最多,中允一些來說,是個未來不可限量的少年俊才。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