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
“趁著你有閒,趕緊把送來的書都讀了。”
“兄臺能來同住,秀才我正巴不得呢。反正我也孤家寡人一個。”
“那就這麼定了。”
“十七就得走嗎?”
“董老夫人定的日子,一大幫的人都得聽她的。”
“那也是。待到安定下來,給秀才我來件書信。若是他日潦倒了,也好去京城尋你投靠一下。”
“哪會有的事,某一夥人都靠你才得安居。要不連屋都沒得住。”
“哎,你到我那去住,恰好也可以把你以前跟我講的一些東西再多講一些。秀才我喜歡聽。”
“講再多也是不合時宜。”
“不合時宜也要講,除非你自己懂得斷句,也別問我那些字是啥意思。”
米酒喝不醉,但是熱米酒喝多了臉上發燙,人也會發暈。大概酒酣就是這麼個意思。
“又換不來功名,都是些夢話。”
“夢話也要聽。何況本縣上至父母官,下到街坊鄰里,誰不曉得秀才我是不合時宜的領軍人物。”
“以後世道會大變的,你也莫要太我行我素了。”
“哈哈,這叫什麼?只許你州官放火,不讓秀才我點燈嗎。比起你來,秀才自認是小巫見大巫。”
“算了,某於故土有緣結交與你,算件幸事。”
成一還在外頭,大概還沒顯擺夠。龍夕和慶生已經上桌吃飯,高個道姑過來替三個人斟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智兒,拿碗上來吃。他家的規矩。”
在經過一陣雞啄米點頭確認之後,道姑終於相信了方才慶生告訴她的話。盛了飯期期艾艾地斜坐在條凳上。
“看著人家怎麼吃?”
龍夕、慶生立馬轉頭不再看她,專心對付眼前的飯菜。
“哈哈,你定的規矩果然符合人道。”
歷來,飯桌上的規矩是最讓人看重的,各個階層都有。象秀才和黃衝方才的那般,標準的販夫走卒吃法。但且先不管看的人怎麼說,吃的人倒覺自己象王侯將相家那樣的愜意。秀才便是最好的證明。
“成師兄,吃飯啦。”
最終,還不能習慣所謂符合人道的飯桌上規矩的道姑藉機端碗出去了。
“師弟,安個道號吧。是你名下人。”
“那會呀。生辰八字都還沒搞懂,秀才不是叫她智兒嗎?”
“就算是遠房外甥女也跟我家兩代沒往來,我也是那天聽到她那個歹命父親這麼叫喚她。”
“我曉得,她比二師兄大一個半月,好像是出生在冬至日。”慶生的包打聽功能果然強大,才兩天便把人家一個黃花大閨女的生辰八字給生生套出來了。
“就叫冬至囉。”
“蠻好,蠻好。”放落筷子,渺目支起拂塵手扶長鬚稱道。也不曉得他是講蠻好聽還是蠻好記。
“兄臺的年庚生辰呢?”秀才還是沒有放棄私下說合的打算,他就是覺得兩人般配。
“師兄,秀才說的是個事。你給定一個吧。”
“嚇。世上還有這種事?”
飯從半張的嘴裡又掉回碗裡,龍夕連忙低下腦袋蓋在碗沿上。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