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文界的亂象,最起碼有三成的份額是由楊廷鑑一手推動,王陽明和朱熹成了聖,對於各自的門徒都有具大的現實利益。
而更加弔詭的是,心學和理學都各自繼承了一部分的孟子學說,在根源上,孟子是心學與理學的源頭,這又將孟子置於了尷尬境地。
本來鄭太祖挾開國之威,穩定人心之重任,召心理實三家開經筵,意圖統一思想,創造一個治隆漢唐的盛世,卻不料,硬生生給楊廷鑑把好好的經筵念成了造反大會。
鄭太祖焉能不怒?
怒斥楊廷鑑歪理邪說,下令亂棒打出,今後不許入宮。
楊廷鑑也硬氣的很,趴在大殿上,大喊來打,番子攝於威勢,有兩次居然把板子打的脫手了。
五十大板打完後,因楊廷鑑並未運功相抗,被打的一屁股血,他慢條斯理的爬了起來,撣了撣身上的灰,回首朝鄭太祖冷冷一笑,一瘸一拐的離去!
所以說,楊廷鑑的名聲,遠遠比王蠡想象的要大,在百年前的明鄭換代之際,楊廷鑑是當時的風雲人物。
那麼,楊廷鑑為何器重王蠡?
他在王蠡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雖然王蠡學術水平一般,卻有股不為權貴摧眉折腰的氣概!
楊廷鑑幽幽嘆了口氣,點頭道:“你的事情我會與文界溝通,縱然別人或有顧忌,但先生肯定會護著你,前提是你的文章真正出彩,你且回罷,莫要聲張。”
“多謝院長!”
王蠡拱了拱手,又道:“那《瘞旅文》學生始終讀不出名堂,若是讓事主來讀,是否有效?”
楊廷鑑沉吟道:“讀此文,不在於心境,若是可體會先生當時的心境,你也能悟出道,可古往今來,只有一個先生,先生的道路無人可以複製。
你想讓事主讀,或可一試,不過最好還是自己弄清楚,這樣罷,你把文氣放出!”
“是!”
王蠡釋放出了自己的文氣,四尺一寸,潔白無暇!
霞姑看的瞠目結舌,暗道難道諸多學子俊彥都不是他的對手,就憑四尺文氣,足以在舉人中稱王稱霸,甚至好些年輕的進士都不及他。
也不知是怎麼讀出來的。
楊廷鑑也是目光微凝,隨即釋放文氣,足有兩丈之高!
文氣突破九尺,達到一丈,便是宗師,兩丈是大儒的標準,四丈可為先賢,聖人另計。
天底下,沒有人敢於懷疑楊廷鑑的學識,分明是妥妥的大儒。
‘這對師徒都是妖孽吧?’
霞姑暗暗心驚,楊廷鑑不過百來歲,而王蠡更誇張,才十六歲啊!
要說她自己的歲數,都不好意思在王蠡面前提!
百年前,捱了頓廷權之後,楊廷鑑負氣歸隱,終身不為大鄭效力,他的時代結束了,如今王蠡拜入了楊廷鑑門下,能否譜寫一個新的時代?
霞姑忍不住回頭看了眼王蠡。
“收束心神,莫要排斥!”
楊廷鑑突然一聲低喝,文氣一湧,鋪天蓋地的罩向王蠡,竟融入王蠡的文氣,又分化出他自己的身影,捧著書,誦讀《瘞旅文》。
謝謝好友田心o_o日月的月票~~
喜歡紅樓聊齋逍遙仙請大家收藏:()紅樓聊齋逍遙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