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兩儀的支點
三日後,王蠡來到了泰山腳下,將馬匹寄存在一家客棧中,又尋了個無人處,引動山之內氣,卻是出乎意料,依然沒有反應。
泰山不可能是普通的山,孔聖登過,歷代帝王封過禪,還有無數名人刻碑提字,即便是一座凡山也會有靈異了。
問題只能出在天譴上!
是天譴矇蔽了自己的靈智。
現在雖然看不出什麼後患,但是日深月久,影響會越來越強烈,而且是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只會當作理所當然。
王蠡後背出了層冷汗!
這倒不是他的思維縝密的過份,而是身為現代人,想法多。
他始終認為,穿越者相對於原生土著的優勢,不是帶著系統,也不是領先於世的知識,而是打破了心靈的桎梏,敢想敢做,敢於向權威發起挑戰。
這個世界的人,多數對先賢心悅誠服,對大能頂禮膜拜,對皇帝俯首聽命,而王蠡不同,對一切權威都充滿著質疑。
借用項羽的名言,彼可取而代之也,王蠡的思維方式和這個世界的人是不同的。
隨即王蠡深吸了口氣,以詠歎讀書法默誦《守靜篤,致虛極》篇,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
泰山腳下的一處小山谷,王蠡在大雪中枯坐,積雪漸漸覆蓋了全身,遠遠觀之,仿如一塊石頭堆滿了積雪。
甚至一隻覓食的貓頭鷹站在了他的頭頂上,銳利的鷹目端倪四顧,尋找獵物的蹤跡,卻唯獨沒有覺察到,它的腳底下,正是一個大活人。
沒錯,已經是深夜了。
從白天坐到深夜,王蠡的生機幾乎斷絕,可出奇的是,思感卻漸漸活躍,一點點的靈光孕育成氣泡,咕嚕嚕冒了出來,又砰然炸開,一切歸於虛無。
兩儀神魂呈陰陽魚緩緩旋轉,突然又有一點靈光冒出,王蠡心靈微動!
是的,陰陽魚缺了核心一點,總是不完美。
那麼,能否以天譴作為核心呢?
這刻的思維是無意識的,來自於潛意識最深處,王蠡誦的《守靜篤,致虛極》篇,自然而然的轉換成了儒家心法第三層離靜。
離靜可以將自身抽取出來,漠然視之,潛意識認為,儒家心法比之《守靜篤,致虛極》篇更加恰閤眼下的狀態。
神魂明明在識海內,卻彷彿處在了一個稍高的維度,居高臨下的俯視,將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陰德、通靈玉髓氣息、鐘山內氣、玄墓山內氣,一一湧現。
“誒?”
王蠡甦醒了,玄墓山內氣釋放的是梅花香韻,有心靈清澈,去除邪祟之效。
在遍佈神魂的梅花香韻中,王蠡的心靈無比透徹,反照自性,逐一檢索,一縷灰色的小點乍隱乍現。
顯然,這灰色的小點正是天譴留下的烙印。
不自禁的,一絲悔意湧上了心頭。
如果不是貪圖遼東軍餉,不特意去明光驛走一遭,怎會受了天譴?
“不對!”
王蠡心底突然湧出巨大的危機感,立刻警醒過來。
修行者,最忌諱的情緒便是懊悔。
害怕、膽怯、猶豫、掙扎,都不是不能克服,唯有懊悔,一旦滋生,就會對自己的道路產生動搖,越來越不自信。
‘呵!遭了天譴雖然倒黴,卻是個讓我完善兩儀神魂的機會,試問天底下,還有什麼能比天譴更加適合作為兩儀的支點呢?’
王蠡很快調整了心態,一瞬間,鬥志昂揚。
“撲愣愣!”
那隻貓頭鷹被嚇的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