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其中上元江寧附郭,考生佔了半數以上,歷年院首也幾乎由兩縣輪流坐莊。
八縣的考生有近五千,由於大家都是童生,不可能有濫竽充數之輩,競爭會比縣試更加激烈。
另與縣試不同,府試沒什麼人帶著家僕,多數孑然一身,畢竟所有的童生都有文氣,身體已經不是那樣孱弱,再由僕役服侍著,會被人看不起。
王蠡一眼掃去,黑壓壓一片人頭,果斷放棄了尋找薛蝌的想法。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看到了衛若蘭和張語之,這二人也回頭看來,衛若蘭眼裡,閃現出澈骨的痛恨。
張語之則是嘿嘿冷笑。
“咦?”
王蠡突然輕咦一聲,他在張語之身上,捕捉到了一縷微弱的真氣,再看衛若蘭,大概明白了,張語之很可能已經拜入了衛家門下。
他並不因衛家弱雞從而輕視張語之,畢竟修行界是個圈子,如果張語之資質過人,很可能會被大派看中,選為弟子。
說句難聽話,到現在他還是修行界的門外漢,很可能在修行知識方面,已經不如張語之了。
隨即他又想到了張語容,張語之對這個妹妹最為疼愛,張語容會不會也進了衛家?
“當!”
這時,一聲鐘磬敲響,府學大門緩緩開啟,八道甬道,由木柵攔起,道道通向府門,八縣考生驗了憑條,搜了身,依次入內。
府學的規模遠大於縣學,但考舍仍是不夠,在空曠地搭著一座座考棚,五月份已是夏初,坐考棚裡更加涼爽。
不過王蠡是上元縣案首,得了優待,在考舍裡考,讓他很是無語。
一個考舍坐二十名考生,配兩名吏員監考,考試期間,不許上廁所,出門算交卷,畢竟童生不是普通人,不可能憋不住。
同樣的,每人只給一杯清水,不提供食物,也不許外帶食物,發現算作弊。
考試的程式一如童生試,王蠡領了試卷之後,開啟看去。
第一題經義:厄窮而不憫!
此題出自於《孟子·公孫丑上》,第九章。
孟子拿伯夷與柳下惠做比較,伯夷眼裡揉不得沙子,容不下丁點惡,只要朝廷有惡人,既便諸候好言相請,伯夷也不會屈就。
而柳下惠相反,不因朝廷汙濁而遠離,不因官小而不喜,獻言進策,我行我素,不受汙染。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由是彷效的意思。
第二題史論: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裴玄真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申商是指申不害與商鞅,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第三題策論:是一道勸農桑的題目,憑心而論,王蠡頗不以為然,如今這世道,該勸工商,不過他也不會和朝廷對著幹。
閉目瞑思半個時辰,王蠡開始答題。
……
謝謝好友書友的月票~~
喜歡紅樓聊齋逍遙仙請大家收藏:()紅樓聊齋逍遙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