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優先權
下午,王蠡交卷離去,依然是第一個。
大家都是童生,不會出現體力不濟的情況,路過考棚時,很多老童生暗暗冷笑,心想這小子這麼急於露臉,是找死啊。
筆試之後是兩場實戰,大鄭對實戰極其重視,筆試不會太難,只要解題思路不出現重大失誤,也沒有錯別字或者犯諱,基本上都能過。
通常筆試的淘汰率在一到兩成之間。
真正難的,是兩場實戰,大家都韜光養晦,絕不冒頭,哪有如王蠡這樣第一個交卷,到處露臉的?
好處沒有,還讓人記著臉了。
要知道,抽籤雖看似公平,但想動些手腳也很容易,天底下,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總會有人從中尋出漏洞。
比如說,籤子是老籤子,不可能每回抽都用新籤抽,老籤子必然有劃痕、色澤的區別。
有時是摸紙團,更容玩出花來。
凡人出老千,透過練習可以強行記牌,更何況有文氣的書生,一點點區別都瞞不過去。
王蠡是沒經驗,才第一個交卷。
回到家裡,諸女也不問考的如何,儘量一如平常,可氣氛總是不對。
畢竟等待最難熬,不象後兩場比試,勝就是勝,敗就是敗,連王蠡心裡都有些七上八下。
次日清晨,離開家門,去往府學,門前廣場黑壓壓一片,氣氛極度凝滯,誰都怕自己出現在名單上。
“吱呀!”
府學大門洞開,一名書吏捧著白榜,在廂兵的守護下走出,朗聲道:“今科金陵府計四千八百五十一名學子,有一百零三人筆試不合格,凡榜上無名者,即刻來府學,不得喧譁,不得擁擠!”
說完,把白榜懸在了照壁上。
“轟!”
人群拼命往前擠,廂兵挺著長矛,維持秩序。
王蠡站遠處,一個個數著白榜上的名字,一百零三個數完,沒有自己,也沒有薛蝌,不由暗舒了口氣。
當然,衛若蘭與張語之也榜上無名。
而人群中,炸開了鍋,很多榜上有名的學子捶胸頓足,哭天搶地!
“劉兄啊劉兄,說好的我們一起中舉呢?”
“李兄,來年努力吧,你才二十八,還能搭上下一屆的府試。”
這些學子,被同窗們打趣嘲笑,羞憤欲絕。
其實考不過去,未必是水平不行,多是別字犯諱方面的原因,自是懊悔不迭,可是能怪得了誰呢?
“學子依書院按序入場,在指定位置站好!”
那書吏喝道。
來參加第二輪,每名學子都要佩戴所屬書院的徽章,如未加入書院,則視同四五級雜牌書院最後入場。
不過這種情況極其罕見。
從一級書院開始,合計四七四八名學子依次進場。
一級書院中的僥僥者,會推薦為種子選手,與每輪多出來的學子比試,這其實是給予天才人物的特權,決定別人的命運。
大趙百年科舉,種子選手從未被被淘汰過。
三大書院只有九人,鹿鳴書院,紫宸書院與白鹿洞書院在金陵府各三人,真正參加淘汰賽的,只有四七三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