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鄭對考生的年齡有硬性規定,童生限二十,秀才限三十,舉人進士限四十,過了年齡,不許參考,杜絕了前朝很多白髮蒼蒼的老人與弱冠少年同處一個考場的奇葩現象。
他自己十年寒窗苦讀,尚且如此,王蠡不繼承父業,做個公子哥,跑來湊科舉的熱鬧,又能考出什麼?
不過也犯不著打擊人,做保按例收二兩銀子,每到考季,秀才們都能小發一筆,少則十來兩,多則數百兩,這錢不賺白不賺。
於是略一點頭:“可以!”
隨即揮筆寫了兩張保結,分遞給二人。
“先生費心了!”
王蠡與薛蝌各取出二兩銀子,奉在案頭。
楊秀才澹澹看了眼,讀書人清高,雖然收了銀子,但還是要表現出視錢財如糞土的氣概。
“若無他事,我倆就告辭了。”
王宵與薛蝌拱了拱手。
“小蘭,代我送客!”
楊秀才不經意道。
“兩位公子,請!”
那丫鬟笑吟吟的領著王蠡和薛蝌離去,剛出了門,便道:“老爺整理了歷次童生試的出題,作了份札記,嗯,頗有獨到之處,不知兩位公子可需要?”
呃?
王蠡眼睛一瞪,這不就是前世賣教輔麼?
楊秀才真會做生意啊,讓丫鬟賣,也不至於被扣上個貪圖錢財的帽子。
不過王蠡還是很動心的,他畢竟是現代人,所瞭解的,也只是明清科舉,對異時空的科舉不甚知之。
楊秀才的札記,恰可補他的不足。
“請問……”
王蠡吞吞吐吐道。
“一兩銀子一份!”
那丫鬟笑嘻嘻伸出一根手指。
薛蝌現出了難色。
“行,給我們來兩份!”
王蠡毫不猶豫的取出二兩銀子遞去。
“小婢謹祝兩位公子高中,請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