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銀子的地方多的是,隨便尋了個店鋪,借把剪子,把官銀絞碎,再上秤稱足二兩,另行包了起來,給店家幾十個銅錢作為報酬,二人便結伴去往楊秀才家。
一路攀談,王蠡發現薛蝌的三觀挺正的,是個可交之人。
而王蠡是現代人,言談舉止有分寸,保持著一定的邊界感,又不乏深譬見解,薛蝌也有一種與王蠡交往很舒服的感覺。
不覺中,楊秀才家到了。
本朝名大鄭,從童生開始,可以修法,因此秀才過的還是不錯的,楊家三進大宅,紅漆大門,銅環瓦亮,牆壁刷著粉漆,一看就是興旺人家。
薛蝌叩響門環。
“吱呀!”
門開了,一名丫鬟探頭問道:“兩位是……”
薛蝌道:“家父薛南山,生前與楊伯父乃是至交,請問楊伯父可在?”
丫鬟現出明瞭之色,笑道:“老爺在屋裡,兩位公子請進來吧。”
“有勞了!”
王蠡和薛蝌拱了拱手,隨丫鬟進了門。
堂屋,端坐一名中年人,面色紅潤,三捋黑鬚,雙目炯炯有神,正捧著本雜記,見二人進來,移目看去。
“見過楊伯父先生)!”
王蠡與薛蝌雙雙施禮。
“嗯~~”
楊秀才點了點頭,他與薛蝌也算認識,不經意的掃了眼,但望向王蠡的時候,卻是眼神一眯,遲疑道:“你父可是王長風?”
王蠡道:“正是,先生認識家父?”
“哎~~”
楊秀才嘆了口氣:“我與你父曾有過數面之緣,長風兄可回來了?”
王蠡搖搖頭道:“尚無音訊,讓先生費心了。”
楊秀才並未多說,問道:“兩位賢侄此來是為何事?”
薛蝌道:“我倆欲參加春闈,請先生為我們廩保。”
“哦?”
楊秀才對薛蝌的實力還是頗有信心,但科舉不完全靠實力,還與命數、機遇有關,而王蠡……
雖然王蠡容顏俊秀,氣度尚可,卻是武夫之家,缺了書香氣薰陶,他並不看好。
況且江南人文薈萃,金陵更是才子如雲,名士如狗,當年他考童生,連考三次,卡著二十的年齡大限,僥倖過關,考中秀才時,已年近三旬,精疲力憊,實在沒心力去考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