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鸝道元也在《水經注·泗水》這樣記載:“九鼎倫沒泗淵,秦始皇時,而鼎見於斯水,始皇自以德和三代,大喜,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所謂‘鼎伏’也。亦雲系而行之,未出,龍齒齧斷其系。故語曰:‘稱樂太早,鼎絕系’。”
不過這其中也有其他的說法,比如太史公同樣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道:“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因此關於九鼎丟失之事莫衷一是,但無論如何,這兩個傳說都指向了泗水。
而在這之後,不是沒有人想從泗水中撈過九鼎的,但很可惜,沒有一個人能成功。
在這之後的皇帝倒有重鑄過九鼎的意願,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武則天和宋徽宗,他們之所以這般不過是因為他們的同志得不到認可,為了顯示自己得到上天的眷顧,方才有此一行。
只是後來的不過是山寨版,哪裡比得上原版呢?
漢武帝時倒是說他得到了一個寶鼎,乃是有方士進言,說是在地下發現了一個大鼎,“鼎大異於眾鼎,文鏤無款識。”漢武帝“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同時大赦天下,大酺五日,改年號為“元鼎”。
不過漢武帝到後期發現自己聽信了方士的謊言,誤會了太子,悔恨萬分,因此誅殺了不少方士,所以很多人認為那個鼎也是方士為了討好漢武帝所捏造的謊言,人們並不認可那個鼎是九鼎其中之一。
在這之後,好像就沒有人發現過九鼎了。
按理來說,賈薔也應該不知道九鼎究竟何在的,不過總有些無法用科學道理來解釋的奇事。
比如說他的穿越。
賈薔在穿越之前是考古系的一個研二學生,他打小便對考古知識非常有興趣,填志願的時候也是填了比較冷門的考古系,因為是興趣所在,所以上課時就比較積極,平常的成績也很好,在考古系裡是有名的學霸。
因為他的努力,賈薔得到他們系裡的一位大牛認可,大學畢業之後他順利保研,跟了那位非常欣賞他的老師。
別的學生還只是在教室裡學理論知識的時候,他便已經跟著這位大牛開始下墓了。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賈薔應該在畢業之後留校擔任講師,亦或是在老師的推薦之下進入國家考古研究部門,從底層做起,按部就班,到了年老,經驗累積,也會成為考古領域的一個大人物。
當然,這只是一切順利很的情況之下,不過世上總有很多意外。
比如說,在他穿越到哪年夏天,老師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是在泗水附近發現了一個秦朝古墓。
當時老師正在做一個關於秦朝的研究課題,聽到這個訊息,自然就帶著他趕了過去。
他們一點一點的將古墓挖掘出來,發現這座古墓不過是秦朝一個普通貴族的墓xue,陪葬品只能算是一般,不過儲存的卻很完整,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發現了。
本來師徒二人已經訂了機票,準備回學校,不過再走之前,賈薔的老師卻發現這座墓暗含玄機,墓xue之下竟然還暗藏了一座古墓。
墓中墓原本就極為難得,值得古人花費心機隱藏,這座墓必然不同尋常。
考古隊的隊員們精神一振。再次開始了挖掘。
他們猜想過裡面可能是那位有名的人物的墓xue,從戰神白起,甚至到始皇帝,還有人打賭,不過誰也沒想到墓主人很平常,但是裡面一件陪葬品卻是驚人。
竟然是九鼎之中的兗州鼎,當年大禹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這九州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而據說秦始皇丟的那座鼎便是兗州鼎,當時經過在場的專家研究後提出了兗州鼎的猜測後所有人都興奮不已。
發現這樣一件國之重寶對於每一個考古人來說都是極為振奮人心的訊息,更何況,這也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名利。
雖然在場的專家只說是猜測,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可能性很大,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專家前來論證,方才能夠確定。
不過其他人員都完全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在心中篤定,這便是兗州鼎了。
當天晚上,考古隊的隊員們在營地當中慶祝,當大家正高興的時候誰也沒想到意外突然發生了。
不知是考古隊中的哪一個成員竟然將訊息透露給了盜墓賊,而那些盜墓賊被重利引誘,竟然不管不顧,前來截掠考古隊。
猝不及防之下,即便考古隊大的有保安隊,但是面對有備而來,甚至攜帶著槍支彈藥的盜墓賊,考古隊也束手無策。
最後在教授們的帶領下,考古隊隊員一點一點的被逼退到古墓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