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去其二,剩下兩家洋行,太古洋行還好一點,由於太古洋行高層近些年保守戰略,這次香江局勢動盪帶來的影響,並沒有給太古洋行造成太大的衝擊。
穩穩的老司機一枚,高不成低不就,按照正確的歷史程序,這哥們未來會成為四大洋行中與怡和集團一併存活下來的難兄難弟。
另一家實力最弱的會德豐,如果楊辰記得不錯,再過幾年時間,它就會被包船王收購,成為四大洋行中第二家被華資收購的財團。
七十年代以前,怡和、和記、太古和會德豐四家洋行,一直是香江英資勢力的領頭羊,如今四家洋行易主的易主,去勢的去勢,自顧不暇的自顧不暇。
可以說,此時此刻,是英資勢力最弱的時候,也是華資勢力與英資勢力差距最小的時候。
也許楊辰可以趁著機會,用對付怡和的手段來對付太古洋行,用強硬的姿態,打壓太古洋行,逼迫太古洋行將國泰航空讓出來。
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將會難以預測。
所謂,困獸猶鬥。
與怡和集團霸道習慣了,惹得華資和英資兩方勢力都對其嚴重不滿不同,太古洋行一向奉行低端處事原則,近些年不僅沒有學怡和那樣大肆擴張,反而緊縮業務,保持自身良好執行。
楊辰針對怡和的時候,英資勢力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袖手旁觀。
可一旦楊辰把太古洋行再當做進攻目標,那麼憑藉太古洋行與大部分英資勢力良好的關係,英資勢力還會不會繼續袖手旁觀就很難說了,一個不好引起英資和華資的矛盾全面激發,那麼後果將會難以預料。
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按照歷史正確導向,英資勢力遲早會一步步退出香江,華資根本用不著跟英資做最後的角逐,完全可以擺足姿態,穩穩當當的接收英資留下來的資源。
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香江還需要穩定的發展,為內陸提供一個良好的對外交流平臺,香江的歷史使命才剛剛開始,中英雙方上下層交接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持續不斷的動盪混亂。
雖然後世香江經濟,一直被一群資本大佬控制著,引人詬病。
但是,這些人說到底還是咱們自己人,老話說的好,肉爛在自家鍋裡,比爛在別人家裡要強。
因為他們的存在,讓那些外來勢力很難在香江立足生根,不至於使香江超出控制,淪落為外國人操控的籌碼。
即使亂,也無法動搖其根基。
所以,對於挑起英資勢力與華資勢力衝突的事情,楊辰是不願意看到的。
吩咐俐國維讓他出面與太古洋行進行談判,能爭取全資收購國泰航空就全資收購,如果不能,也不要勉強,只要能夠達到控股地位即可。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