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鄭嗨泉已經從驚訝中恢復過來,在聽了楊辰一番見解之後,也忍不住點頭符合道:“確實,怡和與置地相互控股,雖然表面看上去能夠保證兩家公司不受外界攻擊,可一旦其中一家被人控制,那麼就會同時失去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權。
尤其是現在怡和的股價受到恒指波動很大,如果接下來英國與內陸的談判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怡和的股價恐怕會進一步下跌,到時候一家不到四十億的公司,華資裡面也不是沒有人能夠對其下手。”
說到這裡,鄭嗨泉目光看向對面的楊辰,自己這個老闆不僅會賺錢,野心更是比誰都大,現在竟然連怡和這樣的英資大財團都不放在眼裡。
這讓他即激動,又擔憂。
鄭嗨泉:“老闆,如果你想要對怡和下手,那麼可以等內陸那邊的訊息,只要內陸在香江問題上不讓步,那麼怡和的股價便會進一步下跌,到時候想要拿下怡和,也能獲得更大的把握。”
楊辰聽了鄭嗨泉的建議,立時搖了搖頭道:“不,怡和與置地兩家公司,短時間內,誰都不可能拿下。”
他可是清楚,後世香江歸屬問題解決之後,怡和各種作死,依舊沒有那家敢去動怡和財團。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根本做不到。
因為總督府不允許,英國政府更不允許。
畢竟,早年怡和為香江經濟發展出了不少力氣,哪怕是後面怡和遷出香江,提出各種無理條件,總督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一個,怡和與置地相互控股已經達到百分之四十,這是什麼概念?
一旦有人對其任何一家發動收購,那麼怡和只需要捨棄旗下一兩家控股公司,回籠足夠的資金,在市場上回購百分之十分的股份,就能夠輕鬆抵擋住外界的惡性收購。
他不可能去學包船王那樣抬高几倍的價格充大頭,人家手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接下來只需要收購百分之十就可以立於不敗,而他卻需要收購超過半數股份,才能對怡和進行控股。
這有點不太現實,更不可能實現。
當初包船王之所以能夠得到九龍倉,除了滙豐在背後鼎力支援以及怡和持續九龍倉股份並不多以外,主要還是依靠李超人的兩千萬股九龍倉股份。
對於九龍倉,李超人當初可是眼饞的勁,然而很可惜,最後被怡和察覺到了。
當時李超人的長實才幾個億的市值,根本沒有能力與怡和那頭龐然大物相抗衡,沒辦法,最後李超人只能轉手將股份賣給包船王,賺個人情的同時,還獲得了豐厚的報酬。
與怡和爭奪九龍倉,包船王最後是贏了面子,輸了金錢。
好在最後九龍倉到手,包船王順利棄船靠岸,也算如願以償,不算太虧。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