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內部的事情,楊辰暫時沒興趣去管,凡是涉及到金融行業,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理清楚的。
恒生銀行即便調整主營業務,也需要時間,這個過程也許是一年兩年,也有可能是三年五載。
而且,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並沒有多大區別,主要還是看哪一方能夠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利益。
香江幾百萬人口,資源只有那麼多,爭來爭去,盤子就那麼大一點,與其在這裡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不如擴張出去。
楊辰杵著下巴,對鄭嗨泉說道:“你暫時先將手頭上的事情放下,我這邊有件事需要你去忙。”
鄭嗨泉聞言,心下一緊,忍不住詢問道:“老闆要我做什麼?”
見鄭嗨泉著急的模樣,楊辰笑了笑,道:“你不用著急,我不是要你離開恒生銀行,你這副總經理的位置,我才剛把你扶上去,屁股還沒有坐熱乎,哪裡能讓你下來。”
鄭嗨泉聽了,老臉一紅,也不怪他著急,這好不容易坐上恒生銀行副總經理的位置,他那裡捨得坐幾天功夫就下來。
見他這樣,楊辰也沒有時間打趣,徑直開口道:“接下來我需要你利用恒生銀行的渠道,幫我把怡和置地的底子摸清楚,下一步我準備拿怡和開刀。”
在鄭嗨泉一臉懵逼的表情下,楊辰淡淡的看著他,“而那個操刀的人,就是你。”
‘咕嚕…’鄭嗨泉一下子,嚥了好幾口口水,半晌過後,才回過神來,結結巴巴道:“老闆,你”
鄭嗨泉剛開口,便被楊辰直接打斷了,“你沒聽錯,我就是準備對怡和集團動手。”
“如果你有留意,就應該察覺到怡和現如今就是一頭外強中乾的紙老虎,自從包船王棄船靠岸,入駐九龍倉,就不難看出,怡和內部已經出現問題了。”
“而這個問題,並不是怡和經營上的問題,而是因為香江歸屬問題造成的。”
“早年怡和在內陸的產業,大部分都被內陸那邊沒收了,因此,怡和集團高層一直對內陸心生忌憚。
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內陸那邊頻頻丟擲收回香江的話題,怡和也就對香江失去了信心,一直不怎麼積極。
而怡和高層更是大行“獲利在香江,發展在海外”的方針,大力拓展海外業務。
只不過,怡和一連串動作,步子邁的太大,計劃雖然實施的很順利,現如今怡和在海外二十多個國家都有業務拓展,卻因為所涉及到的行業,大多回報率低,收益時間過長,造成長期資金短缺問題。”
“如果光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內陸在七八年開始改革開放,香江歸屬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雙方已經坐在談判桌上,這次與之往不同,香江歸屬問題已經是迫迫在眉睫。
如果不解決,那麼香江接下來的發展,就得不到有力保證。
在內陸的強勢下,香江英資惶恐不安,華資從早期只能被動防禦,到現在有了底氣進行反擊。
滙豐銀行更是先後助包船王和李超人入駐九龍倉與和記兩大洋行,藉此來表明它的立場。”
“九龍倉被奪,這讓怡和上下已經清楚了自身劣勢,近兩年怡和的動作,卻是那位大班王太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