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實力和影響力上,怡和一點不輸滙豐銀行,甚至還尤勝一頭。
但為什麼滙豐名頭會更響呢?
原因很簡單
滙豐掌握了香江本地的發鈔權,還有就是香江近半的資金儲備,都由滙豐控制。
怡和再有錢,難道還能跟滙豐銀行總資產比較?
銀行真正的實力,不在於它市值值多少,而在於它的總資產,整體的儲備資金。
一家企業賺再多錢,都沒辦法跟銀行相比較,因為銀行旗下有千千萬萬家企業在幫它們賺錢,所有企業賺的錢,也都是放在它們那存著,你拿什麼跟銀行鬥?
低調是好事情,太低調就不行了,這會讓人小看三分。
雖然香江媒體一直在報道楊辰身價多少多少,可那些報道都沒有得到據實依據。
私人企業,不需要向大眾公開資料,想要了解它的具體市值,越大的企業,越難以估算。
如果楊辰能夠獲得恒生銀行,那麼不管是楊辰繼續讓恒生上市也好,退市也罷,憑著恒生銀行的名頭,就不敢再有人小屈對方。
老實說,以楊辰的發展速度,就算沒有沈粥的提攜,也一樣會迅速成長起來。
至於說滙豐與楊辰的那些合作,只要仔細算算,就能夠得出結論,楊辰根本就沒有佔什麼便宜,雙方之間都是既得利益者。
任何一個人,只要是坐在滙豐銀行大班王的位置上,只要不是腦袋抽風,都會與楊辰進行合作。
沈粥之所以極力促成滙豐與楊辰這次合作,就是想佔便宜,這個便宜並不是從楊辰手上賺多少錢,而是賺名聲。
就跟包船王強奪九龍倉,沈粥說服滙豐董事局,給包船王貸款,接著又將包船王拉進滙豐董事局,一連串事件後,大家都將包船王能夠成功棄船靠岸,全靠他沈粥的支援。
還有就是李超人,小蛇吞大象,入駐和記成就超人名號,大家最後同樣將一切歸咎在他沈粥頭上。
相比包船王和李超人,楊辰的潛力更大,將來的成就,在沈粥看來,遠不是現在的包船王和李超人能比的。
李超人現在是因為還沒有發力,沈粥只是看好他的能力,相信對方能夠讓和記越來越好,並沒有想過未來有一天,李超人會成為華人首富。
而包船王,老實說,對方雖然是世界船王,底蘊雄厚,但是經過這次世界性船災之後,單單恢復元氣,就需要很長時間。
等包船王恢復元氣後,他沈粥還在不在大班王的位置上,都很難說了。
所以,沈粥把大部分期望都投注在了楊辰身上,一旦楊辰獲得恒生銀行,等將來楊辰潛力徹底展現出來時。
他這個大班王,眼光獨到云云,將會獲得無數掌聲和讚美。
臉大吃四方,他相信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楊辰都會承他的情。
這是獨屬於東方文化的傳承,不管楊辰願不願意接受,願不願意承認。
只要楊辰將來成功了,他沈粥就會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