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擺在明面上,那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只要把問題解決。公司就能夠良『性』發展。
等到內陸進入全面改革開放,這全全控股一說,就徹底成了一張廢紙,到時候不用楊辰去爭,內陸自己就會把控股權讓出來。
“有梁書記這話,我就放心了,不過汽車這邊我們也不能放下,我打算在堔圳建立一所技術學校,專門培訓汽車技術人才。
由蘭博基尼聯絡技術老師,我們先把汽車各類零部件技術工人先培訓起來,等工人培訓起來了,到時候我們再造汽車,也就簡單多了。”
聽到楊辰準備在堔圳建立一所技術學校,梁書記雖然心裡很想直接拍板決定下來,但是這種事情卻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原因嘛,就在楊辰話裡,建立一所技術學校,而不是捐贈,建立和捐贈,完全是兩種概念。
如果楊辰只是捐贈一所學校,那麼以梁書記作為特區一把手,完全可以直接當場拍板決定下來,甚至還要拉著楊辰的手感謝云云。
捐贈,說的難聽點,就是給錢不管事,只要內陸把學校建立起來了就行,學校裡面的事情,捐贈人不能『亂』『插』手。
但建立就不一樣了,迄今為止,內陸還沒有允許那個外資到內陸建立私校。
梁書記委婉道“楊先生,建立技術學校的事情,可否給我一點時間,我們這邊需要商量一下,同時也需要上面點頭。”
見到梁書記為難的樣子,楊辰一看對方就知道誤會了,隨即連忙解釋道“梁書記你可能誤會了,我這並非要建立私校,我只是想替蘭博基尼公司,儲備技術人才。
學校建立起來,依舊由你們管理,只是在人才輸送上面,需要優先給蘭博基尼公司提供。
咱們一對一合作,我們提供資金給學校研究和培訓人才,學校給我們提供技術人才,彼此相互合作。”
在八十年代建立私校,這種事情他完全沒有考慮過,他建學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與學校建立合作關係,達到雙方人才輸送目的。
這年頭,在內陸想要招收有學歷的技術人才,可不是一般的困難。
但是吧,這汽車工業,少了高素質的技術人才,根本玩不轉。
前車之鑑,德國大眾汽車與內陸合資辦廠,定下零部件標準,翻遍整個上嗨所有制造廠,硬是沒有一家可以製造出人家的零部件。
後面大眾汽車之所以完成國產化,還是因為放棄了所有的利益才完成的。
可是,沒有利益,誰願意出力啊?
以至於後面國家花了足足十年時間,在九二年才把第一輛完全達到國產化標準的大眾桑塔納製造出來。
————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