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連連磕著頭,被兩名太監扶了起來,又有人搬來椅子,扶著李邦華坐上去,位於階下第一位。
群臣一看李邦華哭大明得了優待,均是暗道只要不是直接指責李信,哭大明也是搏取好感和名聲的一條道路啊,於是紛紛嚎叫著痛哭,那是哭的捶胸頓足,傷心之極,尤以魏藻德與周廷儒哭的最為響亮,一時之間,平臺上哭聲震天。
宮內的崇禎得到訊息,冷笑著暗罵:“一群牆頭草!”
畢竟明擺著,大明要亡的時候,敲朝鐘除了李邦華和王家政,沒有第三個人來,而如今,當著李信的面哭大明是什麼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就是搏取一個忠名,以示對前朝忠心,被李信憐憫,獲得重用麼?
李信卻是回頭吩咐:“把哭爹喊孃的人的名字記下來,哭的越兇越要記!”
“噢!”
柳如是心頭不解,這明顯哭的很假啊,難道真要被重用?李公子不會被蒙敝吧?
不過她謹記一個秘書的職責,什麼都沒問,只是記著名字,很多官員她不認識,於是李信又叫曹化淳去幫她,曹化淳曾是東廠提督太監,北京城的大小官員一概認識,很快的,柳如是就記下了近百個名字。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李信高踞階上,連拍了幾下手。
哭起嘎然而止,很多人抹著眼淚,抬起頭來,期待的看著李信。
李信揮了揮手。
曹化淳捧著柳如是記下的名字,念道:“李邦華、王家政、魏藻德、周廷儒、範景文大學士)、倪元璐戶部尚書)、吳甘來戶部給事中)……”
每一個報到名字的,大多是眉眼間喜色一現,只有不多的人,現在不屑之色,很明顯,這部分人是真忠臣,喜色一現的是政治投機客。
不片刻,名字報完之後,李信從御座上站了起來,踱到階前,大聲道:“凡是名冊所載者,皆是大明忠臣,好教諸位得知,本王已經與崇禎達成協議,將助他於萬里之遙的海外重建大明,乘海船約須三個月左右方可到達,諸位既為忠臣,理應追隨崇禎去往海外。
今本王下令,凡宗室諸王、皇親勳貴,及名冊所載者,須率三族追隨崇禎,去往海外立國,本王將於三到四年之內把人送過去,另不在名冊,也有意追隨崇禎者,可往北京警察局吳孟明處登記報名!”
“轟!”的一下,階下炸開了鍋!
誰能想到,只在殿前給崇禎哭了一陣,就被髮配到萬里之遙的海外?還是三族一起發配!
“流放萬里之外,笑話,老夫不去!”
“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絕不去異域他鄉!”
“攝政王,您可不能這樣啊!”
柳如是不由抿嘴輕笑一聲,原來這傢伙憋著壞呢!
王端芬、費珍娥與竇美儀也是互相看了看,眼神中透著歡喜,她們心裡還是向著崇禎的,跟隨崇禎去北美的人數越多,崇禎就越安全,實力也越強,越有益於立足。
至於偷偷跑來給崇禎打探情報的魏清慧,拳頭都緊緊扞在了一起。
“閉嘴!”
李信厲斥:“爾等既為崇禎的忠臣,本王送爾等鑲助崇禎去海外開國,豈不是遂了爾等的願,難道剛剛哭訴的忠心都是假的?是做給本王看,蒙敝本王的?此事無須多說,否則本王倒要好好審一審,看看你們是什麼居心,是否要治個欺君之罪!”
“這……”
底下人不哭鬧了,心裡腸子都悔青了,跟著李邦華擠幾滴眼淚,吼幾嗓子,居然是被流放的結果,於是紛紛望向了李邦華,目中滿是怨恨。
李邦華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拱手道:“老臣多謝攝政王爺對大明的再造之恩,願隨崇禎皇爺於海外開國!”
李信微微笑道:“李老是真正的忠臣,有李老隨行,崇禎必會歡喜,你是崇禎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請回罷,冊上有名者,也請回府,一俟去期確定,會派人上門通知,官服官印,請三日之內上繳,都回去吧。”
這一走,就等於被趕出了權力中樞,很多人不願走,還想磨磨蹭蹭的留下,可是周圍已經有親衛湧了過來,不走就要拖人了,只得唉聲嘆氣的離去。
好在家產還在,至少能對付幾年,也許會有轉機呢?
不片刻,平臺上的官員少了將近一半,餘下的人既暗道僥倖,也惴惴不安,李信的手段,很多人已經看出來了,這是稍有不慎就要中招的節奏啊。
甚至有人都後悔過來,想走又不敢走,生怕再踩中李信的陷阱,被流放去海外。
喜歡崛起1639請大家收藏:()崛起163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