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失守!
崇禎看到這幾個字,頭腦中頓時嗡的一聲!
其實襄陽失陷也不是頭一回,張獻忠攻陷過,李自成也攻陷過,但那時,崇禎並沒有太過於擔心,因為朝庭仍有收復襄陽的實力,而今時不比往昔,左良玉棄守襄陽,逃往武昌,把襄陽拱手讓給了李自成,這才是最讓崇禎恐懼的。
南京是不戰而逃,襄陽也是不戰而逃,這讓他聯想到了兵敗如山倒,已經沒人再願意為大明效死力了,兵將官員各找爹媽,為將來作著打算,但沒人再去為崇禎打算。
“哎~~”
崇禎嘆了口氣。
如今他的政令,只能傳達在北京城,出了北京,各地督撫疆臣就如放出去的風箏,再也收不回來了,他的手頭無兵、無糧、無錢,連年征戰,不僅掏空了國庫,也掏空了他的內帑,內帑只剩下幾千兩銀子了。
什麼中興明主,再造大明,十幾年來的努力,尤如一場夢。
孫傳庭和候恂不戰而逃,崇禎難得的沒有下旨斥責,他累了,下了也沒用,懶得再下了。
南京城裡,老百姓最大的感受就是,似乎一切都沒改變,蕩寇軍主要是駐紮在外城和城門,城裡的駐軍很少,老百姓日常出行,想見到一個蕩寇軍計程車兵並不容易,街面上晃盪的衙役,還是那些人,但是偷雞摸狗的少了,對老百姓也客氣了些,原來眼高於頂的錦衣衛,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警察。
除了錦衣衛,李信還親自抓起了菜籃子。
一個現代政府稱不稱職,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菜籃子,要保證市民有足夠的鮮菜食用,肉蛋奶李信暫時是沒辦法的,因為在抗生素面世之前,大規模集中養殖的風險巨大,稍不注意,就會暴發流行性傳染疫病,李信也不敢著手於大規模的家禽集中養殖。
不過他可以在果蔬方面想辦法。
從魏國公與撫寧候府徵收來的土地,足足有十餘萬頃,還有佃出去的地,也有數萬頃,李信以這些土地為基礎,成立了南京副食品總公司,在這一季的糧食收完之後,改為種植葡萄、桃子、柿子、西瓜、棗子和黃瓜等水果,蔬菜則以辣椒、大豆、花生、土豆、蘿蔔和部分葉菜,儘可能地降低果蔬價格,滿足南京百民市民對果蔬的需求。
一個政府成功與否,取決於治安、飲食與就業。
在治安方面,由錦衣衛帶著原衙役,李信相信,錦衣衛都是老油子,只要蕩寇軍自己不驛擾老百姓,在這節骨眼上,沒有誰會往槍口上撞。
在飲食方面,本身南京就地處於魚米之鄉,本身的糧米產量是足夠的,未來再有大量的果蔬上市,這根本不是問題。
改善就業則是個長期的過程,急不來。
至於市容市貌、汙水處理、地下管網建設,那都是後話,屬於錦上添花性質。
“總司令,有幾個英格蘭人找到了店裡,想要拜訪您。”
李信正在田間地頭視察的時候,邵時信匆匆趕了過來。
原本邵時信是打算回海州的,但李信覺得,作為國企的總部,不應該設在海州那等窮鄉僻壤,海州作為一個生產基地就可以了,於是把邵時信留在南京,授權籌建石英礦業南京總部,把琉璃製品銷往蘇州、松江及杭州等經濟發達地區,邵時信自然也願意留在大城市,欣喜的領下了命令。
“哦?英格蘭人?”
李信眉頭一皺,問道:“可是說了什麼事?”
那時的英國,還未崛起,國王軍與議會軍正打的不可開交,克倫威爾還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當時的大海上,是西班牙與荷蘭兩雄爭霸。
邵時信吞吞吐吐道:“他們想要得到琉璃的燒製方法,我說了好多次不可能,但他們就是不放棄,非要見您。”
“好,我和你回去看看!”
李信點了點頭,帶上幾名親衛,與邵時信策馬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