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一輛馬車緩緩駛來,有十來個家丁護衛,一名六旬老者從車窗探出腦袋,看著給饑民分發饅頭的一幕,不由捋須嘆道:“民不聊生,餓孚遍野,這世道何時才能清寧啊!”
書童從車外道:”老爺,那位公子倒是個善人,要不要小的去打聽一下是哪裡來的軍卒?“
“先看看再說。”
老者擺了擺手。
“籲~~”
書童叫停了騾子。
前方,近千難民基本上每人兩個饅頭下肚,李信見到更遠處還有難民趕來,這可不得了,難民無窮無盡,再分發下去自己軍中就不夠吃了,於是打算招呼上週氏母女開撥,卻是撲通一聲,一個老者跪了下來,大呼道:“軍爺,軍爺,求軍爺帶上老漢吧,老漢能挑能走,只求軍爺給口飯吃。”
“撲通!”
‘撲通!”
一聽這話,頓時跪倒了一大片。
“軍爺,軍爺,老婦人會洗洗縫縫,還會做飯,求軍爺收留吧!”
“軍爺大慈大輩,菩薩保偌軍爺!”
我草,被賴上了!
李信大吃一驚。
其實想想也是,從古至今,軍隊不擾民就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而自己不僅不擾民,還給老百姓發饅頭,千年都未有過,這些看不到出路,沒有生計的百姓,哪能不抓住機會?
不過李信並不惱火,反而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這就是大明的百姓啊!
前世雖然有訛詐,有各種碰磁,有賴上你的,可那純屬好吃懶做,而大明的百姓只是單純的在絕境中掙命,只要能活著,哪怕一絲機會都要抓住,但他不是流寇,不可能裹挾百姓去當先登,當炮灰,更不可能帶著百姓上路。
紅娘子也是憐憫之色大作,好在理智在告訴她不能任性,只是心裡又不忍,不由向李信看去。
“鄉親們,鄉親們!”
李信連聲呼喝,人群漸漸安靜下來,那一雙雙殷切的目光讓他有了種逃避的衝動,哪怕他前世再是冷酷無情,此時都不免側然,但是必須硬起心腸。
“李闖出了商洛,已攻陷南陽,我軍正是去往南陽,戰場刀槍無眼,請鄉親們都散去吧。”
“哎喲,那可跟不得,快走快走!”
李信說的含含糊糊,老百姓本能的理解為了去打仗,頓時一鬨而散。
紅娘子深恨自己的無力,嘆了口氣道:“只有闖王才能救天下,戰亂早日停歇,百姓才能早日得救,今日見著滿地餓孚,你可有感觸,還要和闖王爭江山麼?”
“呵呵~~”
李信呵呵一笑:“我從來不認為誰是誰的救星,他李闖不是,我李信也不是,人只有覺醒方能自救,好了,現在我不與你爭辯,一切到了地頭再說,但是我必須提醒你一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哼!”
紅娘子不服氣的哼了一聲,眼神中滿滿的戰意。
“嗯?”
周氏倒是聽出了些什麼,詫異的看了看李信,又看了看紅娘子,神色中似是有所明瞭。
“軍門,請問軍門如何稱呼,可是受楊制軍楊嗣昌)之命去往襄陽?”
這時,前面有一輛馬車開來,十來個護衛隨行,一名童子揮手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