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日落黃昏。
兩儀殿內點起火燭,一眾文臣武將圍著一張案桌,吵得耳紅脖子粗。
“奶奶的,這軍校必須要建!俺他孃的日子不過了,府上那些僕人工匠,給你們隨便用!”
“潞國公侯君集)此言有理,軍校一事,事關重大,老夫府上尚有些僕從匠人,結餘錢糧也有些許,可做日常需求。”
“呵呵,老夫家境沒二位這般豐足,雖身有不岱,卻也可施加些助力。”
“……”
“諸位,某知道建軍校乃功在千秋之舉,可此事事關重大,擇兵選將、徵用民夫,佔地選址,皆是難事。且以上所書,所需任職將領頗多,耗費甚巨。吾等,有心無力啊”
房玄齡看著一個個拍桌子,扯著脖子怒吼的將領們,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也明白這些將軍們激動地原因。
有這軍校在,什麼時候他們老了,帶不動兵了,也可以去軍校裡養老,當當教書先生,培養一下下一代。
可,如果按照李寬所描繪的軍校建造,那完全是在為難他們這些文臣啊。
簡單計算下來,單是任職的各類將領便需要二百多人,他們他孃的上哪給他召集那麼多將軍!
更別提,需要的還是知兵法、熟兵書,能拆解戰役來講的將領。
有這本事的,大部分都在分管大唐各地。
不僅是房玄齡這些文臣,就連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也沉默著,手指有節奏的敲著桌面。
說實話,誰人都能看出軍校有利的地方,若是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把李寬所寫的軍校內部體系,全部建起來。
可,沒辦法。
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便是他,目前也只能空想。
“咳!既如此,便是誰提的建議,誰去操辦。”
半晌,李世民輕咳一聲,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諸臣也是個個好奇的望著他,對李世民藏著掖著的那個獻策之人,產生了好奇。
就此,李世民又沉吟片刻,揚聲開口道︰
“常林,擬旨。”
“命楚王李寬,為大唐皇家軍校執行使,總管一切軍校建造事宜,授先斬後奏、便宜行事之權!旗下,凡有所令,各級官員勿要聽從,不得有誤!違令者,立斬!”
……
另一側,凝香閣內。
昏睡了一個下午的李寬,悠悠轉醒。
入眼,便是兩個站的筆直的身影,立在自己不遠處。
挺腰直起身後,他奇怪的看向程懷默二人。
奇怪,這倆逗比怎麼在這?
本王方才不是和程咬金喝酒呢嗎?
嘶頭好疼
隨著李寬斷片前的記憶漸漸復甦,他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氣,伸手揉了揉太陽穴。
“嗯?二哥醒了?”
感受到腿上的沉重感消失,沉浸在琴音中的李麗質回過神,扭頭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