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上有個蘭德定律,由蘭德公司提出,指世界上每100家破産倒閉的大企業中,85是因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不慎造成的。
全球著名手機企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曾經的市場份額分別是,摩托羅拉2001年第一季度營業虧損達4億多元,而去年同期的營業額是盈利5300萬元。
權威管理機構分析指出,摩托羅拉的現狀完全是自找的,在經濟衰退之前,許多消費者都希望能購買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機來替換現有的産品,最後,諾基亞捷足先登,率先研製出了各種不同型別的替代産品,從此贏得了廣大的消費者。
等到摩托羅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研製出新款手機時,消費者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已經放棄了更換手機的打算,摩托羅拉因此失去了市場的先機,造成了大規模的虧損。
無獨有偶,it界另一昔日的老大,也是由於決策者的失誤,使自己錯過了很多發展的機會,還培養起了很強的競爭對手,並最終使對手超越了自己。
ib公司,這個電腦行業的巨人,在1984年達到了利潤的最高點65.8億元,但在1992年,ib不得不宣告其虧損額高達54.6億元,全年的利潤為49.7億元。伴隨而來的是瘋狂的裁員,在1992年至1993年短短的兩年時間內,ib的股票自1992年夏天到年底,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從100多元降到11年來的最低點48.375元。
1969年,ib以72億元的營業收入和9億元的淨收益,當之無愧地取得了龍頭老大的地位,並以70的市場佔有率壟斷了大型電腦市場。1985年,ib個人電腦佔據了工商界市場80的份額。
在ib的高層決策者們沉迷於已經取得的成績,對新的富有巨大魅力的行業領域——個人電腦卻視而不見。
1965年,定位於科研電腦市場的資料裝置公司改變矛頭,率先向市場投放了小型電腦。
而後起之秀蘋果公司也不甘落後,在1977年研製出記憶體少、沒有資料庫、速度慢、計算能力差但價格十分低廉的産品,達到了17年來的最低價。在資料裝置公司、蘋果相繼進入個人電腦市場平分秋色的時候,ib由於只重視短期的資金回收率和投資回報率,沒有看到如果開啟了個人電腦市場並佔領霸主地位,對公司的發展將有不可估量的好處這一點,只是一味地沉溺於大型電腦市場獲得的成功,對資料裝置公司、蘋果公司進入個人電腦市場的個人電腦視而不見。
直到1986年即將退休的董事長福蘭克?卡裡組成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個人電腦專家研究小組,ib才開始進入個人電腦領域,一年後推出記憶體、效能遠勝於蘋果機的i101nove.怎樣挽回,也只能屈居第三,“ib永遠是第一”的神話因此破滅。
如果說1987年i101nove.公司挽回了很大一部分個人電腦市場,那麼,1986年ib為了彌補自己長期以來坐視個人電腦發展的失誤,決定短期內推出優質領先的個人電腦,而將中央處理器晶片cpu交給了inte公司,將dos作業系統交給了icrosoft,則是培養了自己未來的敵人,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壯大了inte和icrosoft,並為其發展壯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01nove.rosoft激進而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深信個人電腦將成為主宰未來的産品,作為主人的ib卻根本沒將他們放在眼裡,依然我行我素。inte和icrosoft則不斷加緊進攻,逐漸代替了ib在個人電腦世界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康柏公司首先採用inte公司發明的奔騰386機晶片開發出攜帶型電腦。接著,戴爾公司以其獨特的直銷方式使個人電腦售價大幅降低,使ib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1982年,inte和icrosoft的股票價值合起來才只有ib的十分之一,但到了1992年10月,他們聯合起來的股票價值就超過了ib市場價值的50。而1991年ib虧損28.6億元,1992年繼續惡化,釀成了美國歷史上最高的公司虧損紀錄49.7億元。
可見,正如現代決策理論所認為的那樣,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決策正確,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才能順利發展;決策失誤,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就會遇到挫折,甚至失敗。
智者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路人答,當然是金子啊!
智者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感悟: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在其他事項的選擇上,也是如此。
一位老師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老師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鹹得發苦。
老師又把更多的鹽撒進井裡,讓弟子再嘗井水。
弟子喝後說:純淨甜美。
老師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感悟:老是抱怨世界的人啊,不是世界太糟糕,是你的心胸太狹小。
一青年向導師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導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餅家眼裡是燒餅,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裡,就是救命的一頓飯。不過,米還是那斤米。”青年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