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因檢測中應用最廣的,莫過於孕産婦檢測唐氏綜合徵等染色體疾病了。可透過對孕周12周以上的高危孕婦外周血血漿中的遊離基因片段進行基因測序,對部分胎兒染色體異常進行無創産前檢查和輔助診斷。
<101nove.art細胞治療,中間就貫穿了基因改造的部分:此種治療方法首先提取病人血液中部分 t 細胞一部分特定的免疫細胞)。之後在實驗室將這部分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在其表面新增特殊的嵌合抗原受體 car。在細胞完成這一改造後,即將它們重新輸注回病人體內,從而利用攜帶新受體 car 的細胞尋找、粘附並殺死腫瘤細胞。2015年,一個叫aya的女嬰接受了基因編輯免疫細胞療法,經過治療,aya身上的白血病症狀全部消除。
幾年後,如果你想要一個擁有國人外貌、白人的面板、黑人的體能和爆發力的孩子,已經可以透過基因定製完成;人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剔除了不良疾病基因,避免疾病的煩惱,即使疾病産生,也可以透過基因編輯替換到患病部分的基因,變成健康的人。
當然,這是好的一面。壞的一面也即將出現:培育一批足以秒殺全場的超級殺手——比如冬日戰士,是收益極大的另一種投資。去除痛感人的力量可以放大數倍),加強線粒體密度耐力和爆發力),提升視覺、聽覺和智力,提升殘暴和嗜血特徵等等,這些都是現有技術可以做到的。
還有更可怕的,就是人神分野:一部分人率先破解了所有基因,去除了衰老和致病的基因,並發現了實現肌體安全突破的方式,分化出新的階層:神族。畢竟,這個世界上長壽的動物還有幾種,比如,可能永生的燈塔水母,壽命長達507年,還有不小心被科學家弄死的北極蛤。很多動物的dna就像一個巨大的麻袋,裡面裝滿了好的和壞的基因。比如,豬細胞都攜帶了嵌入dna的癌症病毒;人類過量攝入營養,也會啟用一些致病因素,等等。這些是dna裡面寫好的,客觀上控制了種群的數量和個體的壽命。
當然,真實世界還沒有到這一步,但是依然在快速發展。
第一代的基因測序方式是利用光學測序技術,用不同顏色的熒游標記四種不同的堿基。那時,一臺儀器的價格大約在50萬到75萬艾瑪元,價格不菲,給這項技術的普及帶來了阻礙。
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最新的基因測序儀中,晶片代替了傳統鐳射鏡頭、熒光染色劑等,晶片就是測序儀透過半導體感應器,儀器對dna複制時産生的離子流實現直接檢測。當試劑透過整合的流體通路進入晶片中,密佈於晶片上的反應孔立即成為上百萬個微反應體系。這種技術組合,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短短2小時內獲取基因資訊。而使用傳統的光學測序技術則需等待數周乃至數月後才能得到結果。
生物晶片降低了成本,大大加速了基因測序的發展。但是基因資料庫方面,目前國內還沒有足夠大的樣本,只有少部分公司有臨床上針對某個疾病的百萬樣本資料庫。獲取基因資料成為重中之重,華大基因當年收購petegenoics可謂是又走在了前列。
基因資料的潘多拉魔盒正在開啟,這是生物層面最終極的大資料。這可能收斂整個醫療産業,並重塑所有的社會人倫。我們或將永生,也可能陷入新的殺戮和奴役。
時至今日,命運與人類,互相說了一句,我們走著瞧。
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由於無法清償到期債權,公司董事會鑒於企業的實際困難,正式宣佈破産清算!
此前,7月24日,大洋造船給全體員工發出一份通知,表示公司即日起將進入破産清算程式,船廠全面停工,職工不再上班。通知中表示,大洋造船資金鏈斷裂,經營陷入困境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積重難返,破産無法避免。
大洋造船自14年前成立起一路高歌猛進,7年的時間産值超過100億元。成為揚州市第二家邁入“百億”的企業。廠區佔地170萬㎡,岸線2k,正式員工4000餘人,勞務工8000餘人。
由於討薪而導致員工與船廠翻臉的案例不在少數。海運市場的不景氣導致很多船企資金資金枯竭,這對於民營船企運作是非常致命的。
全球航運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也是現實。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收於394點,同比下跌50,首次跌破400點,並再次創出歷史新低。bdi指數被視為反映大宗商品行情乃至全球經濟景氣程度的重要指標。
而擺在船企面前的,還有更多的困難,今年上半年,全球航運市場震蕩加劇,國際原油價格低位徘徊,我國造船新承接船舶訂單降幅收窄,但手持訂單持續下降,融資難、接船難、盈利難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船舶工業平穩健康發展仍面臨較大挑戰。
上半年,全國造船完工265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7.4。但承接新船訂單115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9。
這幾年,傳統製造業衰落、倒閉的訊息不絕於耳,像大洋造船屬於高階製造業,和傳統的煤炭、鋼鐵等産能過剩的製造業還不一樣。但即便是高階製造業,如今也已落到這個下場!
現在,人們的價值觀已經偏離,崇尚的已經不是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而是以房地産和金融市場為代表的虛擬經濟。
看看近幾年製造業尤其是民營製造業出現的倒閉潮,並不完全都是因為低端和落後,而是因為整體走進了“高風險、低迴報”的怪圈。幾乎所有制造業巨頭都在運作地産或金融專案,成為一個明顯的反差。
脫實向虛急劇蔓延。錢是最聰明的,它會流向利潤豐厚的地方,所以你看到資金流越來越多的流向了金融行業、房地産行業!資本用看似最合理卻又最無情的方式在攫取著越來越小的蛋糕,於是人們不斷地加槓桿。
再來看看樓市。連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處於絕無僅有的高位。高資産價格捧出了瘋狂的市場,房價嚴重脫離居民購買力,企業的運營成本上升,資金流卻越來越少,製造業的日子好過才怪。
任何經濟發達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家,都必須有自己的強大的製造能力,比如艾瑪國的大型製造商包括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寶潔公司、通用動力、波音及輝瑞等等。
西方的大型製造商包括大眾集團、西門子公司和米其林等等。印本國的大型製造商包括三菱重工、索尼、佳能集團、豐田汽車、三星集團和普利司通等。
一個上規模的大國在沒有強大的製造能力,一切財富都是空中樓閣,作為資源輸出型國家,沒有核心的製造業能力,一旦外在環境惡化,國家迅速動蕩,國民生活陷入混亂當中。
有人提出異議,說艾瑪國的金融業超級強大,它是靠金融這個工具,控制並剝削全世界人民,因此,艾瑪國的強國之本就是金融業啊。
這是一種誤讀,事實是:艾瑪元再強大,再牛逼,如果艾瑪國造不出宇宙飛船,造不出航空母艦,造不出f35戰機,造不出量子計算機,造不出波音飛機,造不出高通晶片……金融再強大,科技再先進,網際網路再繁榮,造不出東西,艾瑪元霸權也是根本守不住的!
沒有製造業光有金融的國家,結果只能是一個金融危機來臨,別國製造業一崩潰,這種國家也就隨之垮塌了。
為了保衛東國的實體經濟,保衛東國的製造業,東國最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1、嚴格限購、限貸房地産,“租住同權”“租房落戶”等在全國進行房地産調控。這背後實際上是限制房地産,扶持製造業。
2、東國從前年8月開始了貨幣第一輪貶值,去年10月開始了第二輪貨幣貶值,這背後也是為了保衛外彙儲備,保衛東國的製造業,因為貶值能促進出口,有利於製造業。
在前不久剛剛東國戰略投資部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遵循金融發展規律,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
一方面著力清理不合理稅費,另一方面鼓勵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可以說政府這樣的力度是空前之大。
可見保衛東國的製造業,保衛東國的實體經濟已經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層面,是東國的重要戰略部分。
東國實體經濟的保衛戰,東國製造業的保衛戰已經打響!只有將房産泡沫、金融泡沫打破,實體經濟才能振興,製造業才能振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