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不盡,不知誰聚誰散。
人不窮,不知誰冷誰暖!”
竇發財的話直接引爆全場的氣氛,數以十萬計的女人聲音高喊著:“宋太平,我愛你!”貌似花襲人和石茗煙也是在喊著),還有數以十萬計的男人高昂激蕩的喊出:“瘋狼無敵,醉刀血屠一裡無敵,鯤鵬當空十裡必殺,千員戰將百萬將士,誰人能抗?殺!殺!殺!”
隨著戰鬥的開始,宋太平注意到花襲人和石茗煙用手機模擬操作著繁瑣模擬的太空戰鬥機控制面板和密密麻麻的按鈕,駕駛著太空戰鬥機,搖搖晃晃的起飛參戰,透過投射在牆面上畫面,可以看到太空戰鬥機和機甲新增的時間太短,大部分玩家都在適應中,瘋狼的各位小隊指揮官們小心謹慎的指揮著麾下的菜鳥們分批保持安全距離升空列成戰陣迎敵,盡可能的避免自己方面造成的誤傷,在遊戲中按照真實戰場情況設定的,在遊戲中設定己方的相互碰撞和錯誤攻擊,同樣可以造成己方太空戰鬥器械的死亡。
宋太平趁著花襲人和石茗煙忙於遊戲,毫不避諱的開啟了自己的膝上型電腦,在不確定自己的電子郵件和寶寶天天見上的資訊是不是涉及國家秘密,便沒有貿然當著這兩位開啟,而是檢視今日的經濟要聞,兩條經濟長評論讓宋太平的目光駐留在上面很久:
人類社會的不同階段有幾種碼農在工作,這些工作的疊代演變,恰恰是推演社會發展的核心主軸:社會程式碼,從資訊通訊到操縱人心,是媒體發展的産物;機器程式碼,從賦予生産力到萬物有靈,是ai的結局;生物程式碼,從雜交複制到手動編輯,到逆天改命,是生物技術的巨大突破。
正在驅動社會重塑的最重要的核心力量,不是ai崛起,不是生産力的進步,不是覆蓋全球的媒體網路對於人心的掌控,權重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人類對dna的編輯技術的掌控。
dna編輯技術,顛覆了生物進化的傳統軌道,讓人類能夠自我掌控演化發展程序,從弱肉強食的被動選擇,變成了逆天改命的自主進化。這一技術,暗淡了諸神的光輝,也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當生命可以複制和篡改,當下的所有的人倫秩序是否還有意義可言?當下所有的宗教是不是都淪為謊言?當下所有的死亡是不是都可以避免?
其實,早在20年前艾瑪國科幻片裡,我們就曾預見過未來社會的模樣:
發達的遺傳醫學已經允許醫生提取和修改父母基因的精華,製造基因改良人;
僱主可以採取各種手段獲得應試者的基因,茶杯、擦手的紙巾、不經意掉落的毛發,來篩選基因優秀的人才加入公司;
剛和人接吻的姑娘可以透過測試,用棉棒在口中一擦便得出對方的全部基因資訊:智商、得各種疾病的機率、預期壽命等等。
如果,我和你做生意。如果,你的一切底牌都已經在dna裡面寫好了,我為什麼要賭你是一個好生意夥伴呢?為什麼不讓資料自己告訴我呢?不需要什麼溝通和花樣。dna是生命體的基礎資料單元,而基因是生命體的原始碼,dna裡面蘊含的資料,足以裝滿100多公斤的t級硬碟,這裡才是真正的big data大資料,最重要的是,它不會撒謊。
基因圖譜技術算是人類共同開展的一項大資料業務。艾瑪國學術界率先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並於五年後正式啟動。隨後,艾瑪國、米蘭國、比爾國、印本國和東國的五國科學家們先後加入這一預算達30億艾瑪元的專案中。這項國際間的重要合作提前兩年完成任務,人類基因組遺傳圖和物理圖繪制完畢,人類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全部序列測定完成,科學家們順利破解了人類這套複雜的生命編碼系統,拿到了生命的密碼。
艾瑪國聯邦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專案負責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在艾瑪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宣佈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成功
時至今日,基因測序技術跟14年前相比,已經有了極大的飛躍:
速度提升數千倍:科學家用了13年時間首次實現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完畢,而現在僅需幾天時間即可完成;
花費降低數百萬倍:第一代基因測序花費了30億艾瑪元,而現在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的花費已經降低至3000艾瑪元以下,甚至消費級基因檢測創新公司23ande推出的祖源檢測,花費已經低至99艾瑪元;
應用領域:由第一代的實驗室研究,演變到現在已經可以在疾病預測、精準醫療、身份認定、農作物研究等各個方面進行臨床應用。
資料有了,賭場上的勝率就發生了偏移。
最廣為人知的是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透過基因檢測,選擇手術切除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風險。
朱莉的選擇,隱含了一個可怕的假設:如果,你能夠比保險公司提前知道自己患病的可能性,那麼,人壽保險這個偉大的事業,將快速走向滅亡。沒病,誰去投保啊!
隨著測序週期、成本的逐步降低,基因檢測已經到了向消費級應用發展的重要節點。這個人類世界最大的大資料應用,正在摧毀人壽保險,並催生新的行業。
艾瑪國股神所青睞的保險業,是財産保險,而不是人壽。人壽最大的風險在於人越活越長,更大的風險是,基因技術的突破,讓有病的人才去投保,將摧毀保險業務的核心,大數法則。
就身體健康類保險人壽保險、重疾險、醫療險等)而言,保險的本質是對於健康風險的對沖,實際上是保險公司和投保人對於生命健康的對賭:我擺下賭桌,賭你在這個時間點之前就得死。不死,我賠!
本來,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無法預知,而基因檢測技術,讓疾病的發生可以被預測,幾乎是洩露天機,保險公司自以為是的『精算師』們,恰恰輸在起跑線上了。保單開出來的那一刻,就輸定了。
目前,保險法規要求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需要出示重要疾病的診斷報告,但是對於預測性的報告是沒有要求的!如果沒有基因技術加持來做風控,不率先對投保人進行生命健康測算,人壽保險的生意在17年後,差不多就可以全部破産完畢了。
一些保險公司,開始走在了前面,例如:
艾瑪國保險機構priorty heath和基因測序公司foundation e之間開展的合作,首次在醫療保險中覆蓋基因測試。
眾安保險與華大基因合作推出乳腺癌基因檢測、乳腺癌專項健康體檢;
達安基因與太平人壽開展基因檢測與健康管理服務。
目前在艾瑪國,基因合作保險的案例非常之多。據edscape2016年對206家保險公司的調查,大約三分之一的保險公司有至少一種附帶了基因檢測的險種。保險公司獲取資料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加持基因公司,比如大都會保險公司擁有艾瑪國領先的分子診斷公司萬基遺傳101nove.公司的股份。
基因資料一定是未來保險公司爭奪的資源,這也是為什麼華大基因早在幾年前就收購了位於加州的完整基因公司petegenoics),後者對超過2萬個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是當前『華大基因』估值超高的核心。沒有基因資料,保險公司不如改行做博彩生意,比如抓娃娃機。
面對不良基因攜帶者,保險公司可以選擇拒保,或者提高保費來規避風險,減少賠付率。而沒有資源和實力拿到基因大資料的小保險公司,將面臨越來越多投保人『逆差選擇』的風險。
與此同時,隨著基因技術的普及,基因較差的個體,會面臨對待劣等民族一樣的深刻歧視。保險公司不待見,女朋友不待見,銀行不待見,連父母都可能不待見,殘次品,低等人類,基因所帶來的標簽是最深刻的歧視和最可怕的區隔,無從更改,只能慢慢枯萎。
生命改造是人神的分野
生命改造是從輔助生殖行業開始的,從優生優育、健康管理到精準醫療,隨著科技進步的提速,生命的定製和改造正在慢慢實現:
第三代試管嬰兒pgdpgs)技術:pgs是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在胚胎植入著床之前,利用pgs對早期胚胎進行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的檢測,主要看染色體的對數是否有缺失、形態結構是否正常等,透過比對來分析胚胎是否有遺傳物質異常。pgd是胚胎種植前基因診斷,主要用於檢查胚胎是否攜帶有遺傳缺陷的基因染色體上的dna片段)。在受精卵形成並在植入子宮前使用pgd技術進行基因檢測,以便使體外授精的試管嬰兒避免一些遺傳疾病。目前做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最成熟最發達的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