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七十四章 咸陽陵邑、袁氏女郎

第七十四章 咸陽陵邑、袁氏女郎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呂隆的這件環鎖鎧,由擔任冶監丞的叔父呂德,委託冶監工匠量身製作,質地遠勝普通鐵料。本段起,改呂德世為呂德,表字世圭。)

西漢楚王陵武庫中出土的兵器表明,在當時就已經開始使用炒鋼技術,之後此技術隨著漢軍征伐經姑臧傳入西域,王朝末年曾因戰亂而一度失傳,又經涼州回傳至中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苻堅即位後,在甘露四年,集中匠人五千多家於長安冶監,按制式打造甲械,刀劍以期間進獻的寶刀神術為定式,其實就是用炒鋼技術大量打造環首刀,以減少百鍊鋼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再往後,東漢末、西晉末就已有記載的灌鋼法,在南北朝時開始普及,直到二十世紀初,仍在川蜀流行。

涇、渭二水流經咸陽原,渭水作為黃河最大的支流,在周、秦時,就已經開始利用其航運功能。周襄王五年,晉國大旱,發生饑荒,向秦國求援借糧,秦穆公採納百里奚、公孫支的建議,自雍都運糧至絳城,由渭水入黃河再入汾水,糧船連綿不絕,因水路艱險,難度不亞於一場惡戰,史稱“秦晉泛舟之役”。

而九座西漢帝陵的陵邑,即便經歷了許多戰亂,仍是維持有一定人口的聚落,並形成了依託山丘而建的城壘。

呂隆的從叔呂憲就將莊園建在了長陵西南,其父為呂婆樓之弟呂難陀,呂憲還有一個兄長呂騫,居於馮翊李潤堡。呂難陀這一支,還在枋頭時,就跟從了姚襄,後來隨姚萇歸降前秦,因與羌人雜居,受影響較深,呂難陀死後,兩個兒子各繼承一些部眾,呂騫仍附從姚氏,呂憲則轉而附從呂氏嫡支。

渭橋會操之前,重九日家族聚會宴飲,因這年春蒐苻堅曾以呂隆執戟,呂憲特地送了前途無量的侄子一個侍女。

魏晉時的人雖然過生日,年齒上卻是算虛歲,即在官府造籍的正月算作增長一歲,不同於現代人過完生日長一歲,秦、漢時則是在八月收穫時造籍。

這侍女叫作阿袁,年齡比呂隆還小三歲,五官生的端正,就是眉尾稀疏,臉上黑一塊白一塊。

隔天,有所懷疑的呂隆就帶著阿袁去了五重寺,請擅長醫藥的僧醫診看,命下僕煎好藥湯後,硬按著阿袁灌下,起初聽說藥湯里加了一點點斷腸草,小侍女直接嚇哭了,捂著嘴死活不肯喝。

已有不臣之心的桓溫在第三次北伐失敗後,上表諉過於西中郎將、豫州刺史袁真,迫使建康遣使免其為庶人。

袁真不服,佔據壽春自立,並暗中聯絡投靠前燕,東晉太和五年370年)正月,其子袁雙之、袁愛之搶先發作,以暗通桓溫為由,殺死梁國內史朱憲、汝南內史朱斌兩兄弟,唯有二人之弟朱綽逃去投奔桓溫。

一個月後,袁真病故,其子袁瑾被部下擁立繼任豫州刺史,並再度向前燕求援,只是時值前秦滅前燕之戰,慕容暐派出的援軍開拔不久即被召回鄴城。

次年正月,吞併前燕後,苻堅派王鑑、張蠔領兵,去救已困守孤城數月的袁瑾,王鑑疾趨赴戰,最終兵敗石橋,幾天後壽春被攻破,袁瑾以下悉數被殺。時為桓溫部將的朱綽,為了給兄長復仇,把已經下葬的袁真發棺戮屍。

永嘉之亂後,南渡的過江僑姓士族中,王、袁、謝、蕭四姓相互聯姻,在東晉、宋、齊、梁、陳五朝時期,並稱四大盛門。其中的袁,即陳郡袁氏,東漢末年以四世三公聞名的汝南袁氏就是其分支。

當時桓溫為了篡晉,正謀求士族支援,作為其部下的朱綽戮屍復仇,無疑會影響這一程序。桓溫一怒之下,差點殺掉朱綽,全靠桓衝求情才將其饒過,朱綽的兒子即後來劉裕麾下名將朱齡石、朱超石兄弟,二人那會都還沒出生。

彼時,只有幾個月大的阿袁尚未記事,許多年後才聽一起逃出來的從人說起,當時是七月初一,正好日食,敵我皆亂,才能扮作避亂的平民,趕在被圍城前脫身。

之後從人帶著阿袁向南逃去尋陽,託庇於廬山沙門,被藏在“香谷”,直至這年,在山中長到十歲的阿袁才與從人輾轉江夏,又經襄陽來到關中。

喜歡雍涼風雲請大家收藏:()雍涼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