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二十七章 大品般若、土斷禁區

第二十七章 大品般若、土斷禁區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諸葛恢次女諸葛文豹)嫁給了羊忱之子羊楷,羊楷族侄羊賁之妻為南郡公主,羊賁與桓溫、劉惔謝安大舅哥)為連襟。

諸葛恢兄長諸葛頤年方弱冠,才名就得到司馬睿賞識,在司馬昱做琅琊王時任其國相。在東晉,如果沒有明確冊立太子,琅琊王就相當於太子,司馬昱與異母兄長司馬紹一樣,因幼時聰慧深為司馬睿寵愛。只不過司馬睿死的時候司馬昱才兩歲,司馬紹又有王導、庾亮、溫嶠、桓彝桓溫之父)、阮放等人支援,王敦陰謀廢黜太子司馬紹,後來舉兵作亂被挫敗。

司馬嶽、司馬聃父子的死暫且跳過不談,司馬丕之死的起因跟他父親司馬衍差不多,一樣是因為土斷。其主旨是劃定行政區域邊界,依此為憑按實際居住地編戶,令寄居的遷徙戶口落戶。因執行日期364年三月一日)的天干地支,也被稱作庚戌土斷或庚戌制,次年司馬丕就因丹藥中毒身亡,死前一月其皇后王穆之出自太原王氏)亦死,但這一制度直到桓溫死後才罷止。而清查戶口時,彭城王司馬玄司馬紘之子)因查出隱匿五戶,被收付廷尉,既是摟草打兔子,也是殺雞駭猴,更有父債子償。

令司馬丕感到絕望和恐懼的是,這幫子士族為了利益可以說是毫無底線,執行庚戌土斷之前,司馬丕與侍妾曾有一子,養在同母弟琅琊王司馬奕府第,由二人生母被尊為太妃的周氏撫育,但小皇子很快夭折於不明死因,周太妃也因愧疚不久後病故。頒佈庚戌土斷後司馬丕就開始服食丹藥,並加桓溫為大司馬,毒性發作後無法聽政視事,崇德太后褚蒜子再次攝政。

司馬丕在死前仍企圖下絆子,一心給士族門閥製造麻煩,他先是任命桓溫為揚州刺史,又派人讓其入朝擔任丞相,桓溫有野心但不敢入朝,只是藉機進駐赭圻築城,與司馬昱在洌州會面後,才移鎮姑孰籌備北伐。

王穆之為後三年無子,與司馬丕的感情談不上多好,可在瞭解到司馬丕的死志後,性情外柔內剛的她先於其病逝。已故穆帝司馬聃的皇后何法倪,則是寄身心於青燈古佛,在婆婆褚蒜子的庇護下度過了這段動盪時期,一直活到篡位的桓玄兵敗。

而被桓溫所擁立的司馬昱,在位不到一年就病逝,其妻王簡姬被追尊皇后,也是出自太原王氏。早在永和四年348年),二人長子司馬道生被幽廢,王簡姬憂鬱而死,其族叔王承被推許為東晉第一名士,族兄王述因襲父爵藍田侯亦稱王藍田。

論輩分,王穆之的父親王蒙是王簡姬族侄,與王述之子王坦之同輩,王穆之算是王簡姬族孫,王穆之的侄女王法慧又是司馬昱太子司馬曜的皇后,王法慧終日以酒澆愁,二十歲就故去。

竺法潛隱居剡山時,高僧支遁也到剡山沃洲小嶺立寺,支遁二十五歲出家,精通老莊,佛學造詣也很深厚,研究道行般若,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創立般若學即色義,為當時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

可這些都不是重點,支遁幼年流寓建康時,同王蒙、殷融等名士往來,備受賞識。竺法潛與王敦、王導同輩,作為琅琊王氏碩果僅存的元老級人物,一舉一動都受到各家士族關注,支遁放著支山寺不住跑去剡山,說好聽的是切磋學問,其實就是受太原王氏委託,去盯住竺法潛。

司馬丕繼位後,邀請竺法潛時,也邀請了支遁,但在那之前,得知支遁要去剡縣,任吳興太守的謝安、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先後發出邀請進行攔截。支遁最後實在躲不過去了,途經會稽時與王羲之會面,受邀住到了靈嘉寺,稍後又得其資助在石城山建棲光寺,去山陰講經傳法,明明近在咫尺卻兜了一圈才到剡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司馬聃死前,王、謝兩家甚至使出了進入桓溫幕府任職的絕招,以逼迫朝廷的方式來達到目的。何充死後,司馬昱就已總理朝政,到司馬奕繼位後,再度受封琅琊王,並進位丞相、錄尚書事。

可此時歷仕元、明、成、康、穆、哀、廢七帝的司馬昱已經無力阻撓桓溫了,說到底他只是善於清談,以及和稀泥,書法也有一定水準,搞政治就是七竅通了六竅。士族出於利益壓制皇權,皇帝不甘心解除了權臣身上本就脆弱不堪的束縛,不想權臣沒心思去跟其他士族血拼,而是籠絡其他士族將視線瞄向了皇位。

在剡山師事於竺法潛的弟子中,竺法友博通眾典,隨竺法潛學習阿毗曇經,一夜時間便能詠誦。竺法蘊善於經文解義,並能將佛理與玄學相合,最擅長講解放光般若經。康法識不僅佛法精深,還以草書和隸書著稱,師從王羲之的康昕工隸書、善畫,與義興太守羊欣齊名,但與康法識各自模仿王羲之的草書,竟不分高下。竺法濟幼時便才華過人,文采不凡,著有高逸沙門傳。

竺法汰奉釋道安之命來到建康後,住在朱雀門外的瓦官寺,瓦官寺位於小長幹,往東就是朱雀航,以及王、謝高門所在的烏衣巷。竺法汰身高八尺、風姿可觀,本貫東莞郡,春秋時為東鄆,莞為西漢時所改,原屬琅琊郡,東漢末至建安初所設。

竺法汰在建康受司馬昱所邀,講放光般若經,司馬昱親至聽講,王侯公卿莫不畢集。這時候司馬丕已死,在位的是其弟司馬奕,進位丞相的司馬昱帶頭翹班,這就能看出東晉朝廷中的大概風氣了,跟同一時期主政前秦的王猛、前燕錄尚書事的慕容恪相比,簡直就是個渣渣廢。當然,有士族高門掣肘,有權臣壓制,司馬昱除了和稀泥,什麼也做不了,司馬奕更是在做了六年傀儡後被廢位。

竺法汰到建康前曾在陽口短暫停留,期間曾與桓溫會面,邀請名僧集會,令弟子曇一駁斥荊州沙門道恆的心無義之說,雙方引經據典道恆仗著口舌之利不肯屈服,釋道安弟子慧遠趕到後設難相問,道恆才敗下陣來,心無義的傳播至此停止,竺法汰所代表的則是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一的本無異宗。

喜歡雍涼風雲請大家收藏:()雍涼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