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部長,在重新調整人事結構之後的北鬥科技公司,這可是隻位於老闆之下妥妥的五巨頭之一了。
雖然話語權肯定不如王家恆和吳平這些為北鬥網立下汗馬功勞,深得老闆信任的公司元老,甚至地位可能還比不上現在只是營銷部副部長的寧宇,但這對于田生強個人來說,已經是足夠令他驚喜並滿懷感激了。
至於財務部和人事部兩大部門,人事部部長李北交給了之前藍光這批人中主管人事的一個經理。
雖然李北和他其實還不太熟悉,但這點權利李北還是捨得下放的。
反正真要調動或提拔某些人,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獨資企業在這一點上老闆幾乎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利。
甚至李北也不怕對方會不會徇私舞弊。
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無論是誰至少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而等適應時間過了,大家都徹底摸清北鬥網的情況,可以隱蔽的做些損公肥私的事情的時候,這時候北鬥網早已經不是之前的那個北鬥網了,它將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制度完善,規模龐大,人才儲備充足的龐然大物。
完善的制度將在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公司高層人員的腐-化現象。
最後的財務部部長,暫時卻沒有合適的人選,這其中也包含著信任的問題。
王家恆本來也可以做這項工作的,但他已經擔任了公司副總,又是運營部部長,身兼多職總會有些分身乏術。
更何況王家恆現在的權利已經很大了,若是再將掌握著一個公司命脈的財政大權交給他的話,難保他不會生出某些心思來。
李北又不是蠢貨,就算是要考驗人也不是這樣來考驗的。
所以財務部部長暫時不設,等以後李北找到合適的人選之後再考慮。
現在的話,一些重大財務收支李北肯定是要一手掌握的。
但一個公司的財務支出收入這些運營事務也不可能李北一個人來做,一些比較繁雜的稍小的事情還是需要人來幫助管理的。
考慮良久之後,李北突然想起一個人。
李北記得之前那個叫楊梅的女生好像就是江大會計系的大三學生,而從之前的觀察來看,不提她屢次勾-引李北的事情,她個人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李北想了想,糾結半天,最後還是將楊梅的名字提上了財務部旗下會計處主任的位置。
其原因一來是楊梅自己爭氣,在工作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體現。
但這其實又何嘗不是李北的無奈。
雖然現在北鬥科技公司現在看上去也已經有了一百多號人馬,但其中真正給李北留下了比較深一點印象的人還真不多。
這也就是個底層人員在高層心中存在感的問題了,事實上即使北鬥科技公司裡面肯定還有人比楊梅更加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但誰讓李北不知道他們呢,楊梅能夠得到這份機遇和運氣也不是憑空得來的。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哪怕是在領導面前露個面也好。
而有時候區區一個可以讓自己名字出現在領導所看的檔案中的機會,更是會讓無數人去爭取,甚至會有很多人為了能讓在領導身邊有關系的人去幫自己“美言幾句”而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
不懂行的人可能感覺這樣的事有些過於誇張了,覺得不過就是讓領導知道有這麼個人嗎,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根本就不值得,更何況就算領導知道你了又能怎麼樣呢?難道你就真能因此而從此飛黃騰達了?
但這個世上從來就不缺少聰明人,而懂得鑽營這些東西的人就更不可能會是一個愚蠢的人了,他們自然也不會去做些沒有意義的無用功。
很多時候其實對於上位者來說,對下面的人基本上是很少會去接觸到的。“何不食肉糜”這個典故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嗎?
但同時各職位的升遷和任命的權力或者某些福利發放的決定權又偏偏就是掌握在上位者手中的。
這時候這些利益應該怎樣來分配呢?
道理很簡單,這時候除了領導自己一系的人之外,利益自然是優先分配給那些能夠在領導心裡留下印象的人了。
不然人家領導壓根就都不認識你,你憑什麼要人家提拔你?
哪怕你真的是為集體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沒人知道的話,這一切也都只是枉然。
在各大部部長任命之後,剩下的副部長和各科室主任的名額也很快被討論出來。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之前對北鬥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的員工,或者是藍光之前的中高層幹部。
將這些人提拔上來也給了剩下的人一個奔頭和希望,同時也完善了公司的管理體系,為北鬥網之後的大步跨越發展打下了基礎。
經過這次結構的調整之後,原先藍光公司留下的印記也徹底的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崛起的北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