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裡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嬴斐的眸子落到這裡,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孫子兵法不愧是兵家寶典,對於戰爭的刻畫十分清楚。
用兵之道在於財!
這便是嬴斐的理解,在他看來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利益,而制約戰爭的條件,首當其沖就是財。
以財開道可瓦解軍心,可收買敵將,可穩定後方。
一場戰爭的勝負往往也由財力所決定,陷入孫子兵法之中,嬴斐忘記了時間。這個時候的竹簡由小篆雕刻,看起來本就十分費力。
再加上竹簡體積大,一時間也看不了太多。如此情況下,嬴斐只得放棄通覽一遍再精研的想法,開始一片一片的摳字眼。
兵法是他的短板,極其生疏。雖然曾經也拜讀過戰爭論,但那是熱兵器的戰爭守則,而三國卻是冷兵器的交鋒。
老祖先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東西,才是王道。時間就這樣在嬴斐看書的時候流逝,一轉眼,趙岐老頭已經走了,只剩下劉辯一個人在溫習。
下午習武。
《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第三個便是射,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可不是唐以後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三國時候的書生都是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國的精英。
漢武帝雖然死了,但是他留下的剛強還在,再加上這時候距離秦王朝還不太遠,始皇帝的鐵血還在他們骨子裡隱藏。
這個時候的大漢民族是好戰的。
“嬴斐,你不喜歡讀文?”劉辯眸子裡閃過一抹疑惑,看了嬴斐半天,最終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按照他父皇的說法,嬴斐才高八鬥,七步之內可成詩。但是根據劉辯這幾日的觀察,嬴斐根本就不愛習文,對於趙岐有著明顯的抵觸。
“殿下,斐所願非治理國家,而是萬人敵!”嬴斐說的無心,聽的人也沒有察覺什麼。但是這句話若流傳出去,絕對的會給嬴斐帶來麻煩。
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就曾不願習文,認為習文會寫自己姓名即可,男子漢大丈夫,要學就學萬人敵。其後叔父項梁授於其兵法,終縱橫天下,萬人莫敵。
兩個人年紀相仿,說起話來也沒有太多的忌諱。一時間兩個人坐在劉辯的書房聊了起來,嬴斐看出來了,這幾天劉辯的心情不好。
“斐觀殿下今日眉頭不展,可是有心事乎?”遲疑了一下,嬴斐還是問了出來。如今的自己與劉辯是利益共同體,幫劉辯就是幫自己。
“孤無事!”
劉辯輕輕的搖了搖頭,顯得心不在焉。很顯然這件事對於劉辯很重要,可以影響到他的喜怒。
一時間,場面冷了。劉辯不說嬴斐也不好再問,皇家的事情太過於麻煩,嬴斐不到萬不得已,不願意招惹。
兩個人各懷心事的坐著,想著自己的事情。良久之後,劉辯才轉過頭看著嬴斐道:“斐,你說那張椅子就如此吸引人嗎?孤好歹也是她的嫡長孫。”
嬴斐知道劉辯說的是什麼,卻沒有介面。這座宮殿雖然是劉辯的,但是有沒有董太後的人就不得而知了,勢單力孤的嬴斐不想加入皇子奪嫡的戲碼。
ps:書坊作者無法管理,書友群:51425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