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話,胡家和呂家暗暗較勁,從胡詩詩和呂思思取名就看得出來。因為胡詩詩和呂思思幾乎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個女孩都很聰慧漂亮。
到底是胡家先取名還是呂家先取名,兩家各執一詞。
胡詩詩繼續和梁鋥亮的爹梁正心通電話。
??
梁鋥亮突然想起呂思思來。
村裡人,乃至鎮裡明白人都知道,這兩家連取一個名字都暗暗叫勁。因為在南方市的方言裡,沒有前鼻音和後鼻音,詩詩和思思的發音是一樣的!
所以,在人們的口裡兩個都是詩詩,兩個都是思思!
和梁家使勁培養子女出國不同,胡呂兩家在培養女孩子在國內發展,不管在哪一個方面,胡呂兩家都暗自較勁!
南方市的人比較愛面子,各個方面都比,但是商業氛圍很好,但是,文化氛圍總是上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梁家出了一個梁鋥亮和梁月亮,兄妹倆都是留學生。而胡家和呂家一家在鎮政府吃皇糧,一個在學校裡端鐵飯碗。
可以說,梁呂胡三家不僅經濟發展上有頭有臉,在鎮裡文化貢獻上也是有頭有臉的。再加上子女成為文化人,在石頭村,在麻花鎮,這些方面的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
麻花鎮對於小孩子取名非常重視,孩子出生了,一定請族上有文化的人取名。
而且,一定把取名先生請到自家,先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來的。先生走時,還要打賞些麻花鎮的特產,紅印大白饅頭,土麵條外加土雞蛋,闊綽人家還要包紅包的!
紅包是一種土產紅紙,上面什麼字也不寫,裡面包的是人民幣若干!人民幣多少看主人家的大方了,多的一百二百,少的三五十也有。
據說胡詩詩和呂思思出生時都包過紅包,至於包了多少,至今無人知曉!本來這個地方是重男輕女的,但是胡家和呂家前面都是兒子,巴望生一個女兒。所以女兒出生以後,兩家都排排場場的做了滿週歲的酒席,而且各在石頭村裡做了一場大戲!
兩個女孩子倒也很爭氣,除了長得漂亮外,讀書很好,而且都考上了大學。在石頭村,在麻花村,年輕人都盯著胡家的胡詩詩和呂家的呂思思!
但是,至今無人敢上門說親,為啥呢?因為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是石頭村的大戶人家,一般的人家哪敢上門提親?你沒有十萬八萬的訂親禮,還是死了這份心吧!
所以,大家都知道,這兩個姑娘是為梁鋥亮而生的。
但是,梁家卻出奇的安靜。
為什麼呢?
梁正心壓根就沒有為這事操心,因為,他認為梁鋥亮不是自己的兒子!
這是梁家的故事。梁家的故事特別長,又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反正,石頭村的胡圖是村裡三家故事的講述人,大家想聽,等胡圖酒醉以後去聽吧。
??
“鋥亮哥,你猜怎麼著?”
“不用猜,他完全同意!”
“對,事情敲定了!梁大伯完全同意!而且想要親自駕車拖工具和載人!”
“他自己親自駕車來?”梁鋥亮一聽,倒是很吃驚,甚至有些意外!
“是的,他說他一定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