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請客。”
“我來吧。”梁鋥亮摸摸自己的口袋,突然發現兩袋空空。
“我來吧,怎麼也得給你捧個場啊,你狗日的。”梁正道摸出一疊來,望著呂富貴,笑著走向臺吧,然後在臺吧結了帳。
三人走出歌舞廳,朝石頭村村委會走去。村委會就在麻花鎮上,是一幢比較陳舊的老房子,位置在用來做戲的大會堂隔壁。
梁鋥亮,梁正道,呂富貴三人趕到村委會會議室的時候,胡家和呂家的代表都已經齊了。
胡家代表當然是胡有智和胡一巴,胡和平,胡順利,胡圖;呂家代表是呂五斤和呂將來,呂運來,呂新民,呂振華。
負責調停的人也到了,調停的中間人是梁鋥亮的爹梁正心和梁豪傑,梁正道。
胡氏一族和呂氏一族因為村裡地,可以說矛盾很大。在石頭村,村裡的土地少,可以這樣講,村裡的土地是寸金寸土。
除了自留菜地之外,部分菜地和種植基地是胡氏和呂氏一族輪流種地。
這些土地是村裡人的菜地和特殊種植基地。除了村民自給自足的菜地,特殊種植是根據社會需要,哪種賺錢,村民就種賺錢的作物或者水果。
蔬菜基地租地沒有很大的矛盾,因為蔬菜是一年一收,可以隨時交給對方種植。
以前,沒有什麼門路,都是種的一年一季的品種。比如西瓜,第二年交給對方種地沒有任何麻煩。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有些村民發現了門道,比如種植葡萄比較賺錢,這個葡萄種下去了,成本就比較大,打樁啥的,而且這個不是一年收的作物,屬於附加經濟作物。
這樣一來,原來村裡的政策得做相應的改變了。
石頭村的土地不是分下戶單幹了嗎?為什麼還有集體的土地制度呢?
其實,原先也是分產到戶的,只是這裡土地少,家庭收入低,很多人外出打工,因此田地荒了。村裡看到這種情形後,把土地統一起來,為了不讓土地空置荒蕪。
然後,村裡讓胡氏一族和呂氏一族輪流租地耕種。
······
而青年一代梁鋥亮和呂富貴被叫來幹什麼呢?
其實,梁正道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自己以後要到國外去的,自己村委會委員的位置想讓出來給年輕人。反正村裡也發不了多少工資,自己的位置想給年輕人幹。
梁鋥亮的爹是村裡最高的官,他是主要調停人,當自己解決不了問題時,他有時候把呂家的女婿馬治鄴老師叫來協助調停。
馬治鄴馬老師是麻花鎮出名的人,他也是一個公正的人,儘管他是呂家的女婿,但是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呂家是女婿而偏袒呂家。呂家的人也沒人任何人認為他是一個胳膊往外擰的人。而胡家沒有任何人懷疑過他的公正,因為,他在這裡就是一個公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