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魚淡淡一笑,豪念頓熾,迅速換了一口真氣,左掌輕輕一拍山壁,右手抽出長劍,叮叮之聲不絕,人如靈猿,冉冉上升。
不多一會兒,已經探升到半崖,駐足樹下,忍不住引吭發出一聲豪邁的長嘯!
嘯聲激蕩全谷,壁上野花,籟籟而落,漫空飛舞,直如李飛魚依樹而立,取出畫冊,細細體味那“臨淵羨遊魚,椽木求真跡’的詩句,低頭俯視,谷底宛若湯盆,韓襄鈴的影子,僅只米粒般大小,假如她略一挪動,豈不就是一尾遊魚了麼?
他欣然而悟,揣好畫冊,便沿著樹幹,緩緩向前爬去,心忖道:古人說‘緣木求魚’,乃是譏人愚蠢,這畫上特別指出大樹和山谷形勢,必定含有妙用。
果然,爬行到二丈之處,樹幹上卻有一個方方正正的洞孔。
李飛魚俯身貼近樹洞,向下一望,心裡當時一跳……
原來,那樹洞遙遙對著谷底一堆亂石,李飛魚目光穿透樹洞,遠遠投注在石堆上,只見那最上面一塊橫置的石塊,其狀如梭,一端分叉,形同魚尾,一端上昂,宛若躍鯉含沙,活脫就是一尾大魚。
他滿心大喜,攀下樹,急急滑落絕壁,又回到了谷底。
韓襄鈴迎上去問道:“魚兒表哥,看到什麼了?”
李飛魚不及細述,只招招手道:“快跟我來。”
兩人如飛奔到亂石堆上,略一打量,那石堆距離左邊山壁,約有二三十丈,乍看不過山腳下幾塊頑石,誰也不會注意其中竟大有玄機。
李飛魚以那形如魚狀的石塊為準,口裡默默唸道:“左行九十三,右行三十九……”身形一轉,向左便奔。
一邊走,一邊默默記數,不想才數到三十一,已經行到山壁邊,無法再向前走了。他搖搖頭,重又奔回石堆,放緩腳步,一、二、三、四……小心謹慎地數下去,可是,和上一次毫無異處,僅走了三十一步,便已面對山壁,無處可去。
這一來,他茫然了。
韓襄鈴坐在石堆上,沉吟著道:“九十三,三十九,數目雖然很明白,但為什麼又加上一句‘虛實一念中’呢?”
李飛魚搔著頭皮,道:“既有數字,又弄什麼虛實;難道說左行是虛,右行是實?”
於是,他又轉向右邊,緩緩行了三十九步,卻置身在山谷狹道中,但想想以下一句“再行三之九’,卻又不知應該向那一邊才對了。
他無可奈何回到石堆上坐下,苦思許久,仍然想不出其中奧妙,漸漸日影偏西,已到了未刻將盡。
韓襄鈴道:“時間不早了,我去尋些能吃的東西來。”
李飛魚漫應了一聲,連韓襄鈴何時奔出谷去,也未在意,只顧反覆思索推敲那九十三、三十九兩個數目,始終想不出含意何在,心頭火起,隨手一掌拍在石塊上,罵道:“唉!煩死了,這樣再想三天三夜,也想不出……”
不料話聲未完,忽覺坐下那魚狀石塊被掌力所震,竟無端晃了兩晃。
李飛魚一驚,連忙躍起身來,四周摩挲那塊大石,剎那間,卻被他發現一樁秘密!
原來那石塊橫擱在亂石堆上,石下空空,竟有一個黑黝黝的洞xue。
他欣喜若狂,揚聲叫道:“襄鈴表妹!你快看……”
這時,才發覺韓襄鈴已經不在身邊了。
李飛魚迫不及待,功行雙臂,將那石堆一陣搗騰,片刻之後,洞xue已顯露無遺,入口便有石階,遙遙通向右側山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