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周顯川見到了徒元義才知道了廉親王集團怕是凶多吉少。御駕還在徐州, 聖人卻已經出現在他面前了。
聖人以大魄力攪動江南局勢,逼得他們狗急跳牆, 引蛇出洞才一網打盡。那些人有些是他的兄弟、有些是宗親,還有就是朝中大臣,聖人沒再想留不可用的人在朝中了, 這心思之狠辣,足令人背脊生寒。
周顯川跪在地上,身上還穿著掩飾身份的普通鄉紳穿的綠綢衫, 只不過他高大的身軀和這身打扮有幾分不搭。
徒元義下了馬來, 走到他跟前,說:“朕聽說你出身貧寒,幼時父親被鄉間惡霸打死,留了你孤兒寡母受族人欺凌, 之後你才上了少林寺當了武僧,學得了一身好武藝。朕在江南殺瞭如當年打死你父親一般的鄉間惡霸,周卿覺得他們該不該死?”
周顯川心思極其複雜,此時命在傾刻,謀逆之罪抓現形,哪裡能活得成?
但周顯川偏生一股子蠻勁,一如當初他為了自強和報仇上少林學武,也如他為奔前程還俗入京,那時他像個乞丐, 多虧忠賢親王的收留之恩, 還將他推薦給了老聖人正式當了官。
反正要死了, 不必做貪生怕死之狀,周顯川也不藏話,道:“罪臣一介武夫,於朝政一竅不通。聖人說殺的是該死之人,但也有人說死的是無辜百姓。”
隨侍的錦衣衛不禁罵道:“大膽!”
徒元義舉手阻止屬下,卻道:“你在懷疑‘君無戲言’嗎?”
周顯川以為刀劍加身,然而卻並沒有。他當官多年,心思自然已深,徒元義留他不殺當然不會是想和他聊天這麼簡單。
“罪臣不敢。”這時他懷疑之中還了一絲僥倖,聖人是不殺他嗎?
徒元義呵呵一聲輕笑,卻道:“你回去吧。”
周顯川愕然,卻仍不敢抬起頭來,但他實在是不明白徒元義是什麼意思。
徒元義卻已一個利落翻身上了馬,鳳目閃爍著寒芒看向周顯川,朗朗道:“你要隨廉親王人等謀逆,還是助朕平定叛亂做忠臣良將,朕明日倒想瞧瞧。天下反朕的人多了,多你一個不多,你若附逆,朕戰場上再取你首級!”
說著竟然領著錦衣衛和西廠太監往北去了,徒留周顯川滿心的懷疑,那個裝死的趙三此時醒來,他也著實難忍。
趙三雙唇因失血過多而慘白,說:“周將軍,趕快通知親王,乾元帝已經秘密回京,這隻怕是個圈套。”
周顯川百種心思閃過腦海,嘴上應著好,然而眼中寒光一掠,拔劍一揮,趙三人頭落地,血淺當場。
周顯川將趙三的屍首用亂石泥土掩埋了,已經到了黃昏,看著那個土包,感慨萬千。
周顯川雖出生貧寒,但當官多年,平日也是讀書的。
古人云: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攏絡宗室勳貴朝臣恭請老聖人回朝,聲勢浩大,雖然好看好聽,但哪裡談得上密?
都已經要做謀逆之事了,廉親王到現在還追求一個“賢”字和名正言順,當真可笑。
如今前有忠賢王提攜之恩,後有聖人刀下留情活命之恩,報哪個恩,大丈夫何不博上一回?聖人雖然“刻薄寡恩”,但實是當世英雄,比廉親王對他胃口多了。
……
廉親王以下宗室勳貴百官在各府私衛集結在於朱雀門外,京都城西城門守備是廉親王一系的人,首先放進城的是誠親王帶著3000騎。
京都西市行人商販一見官兵殺氣騰騰不禁都紛紛避走回家。
皇宮拱聖軍指揮左使王虎登上城樓,但見誠親王軍隊和各傢俬軍加起來足有5000人。
忽又有人報廉親王徒元豐,河西節度使率兩萬人馬星夜趕到,廉親王知道從涼州一直趕來京都,一路上他定然使用非常手段透過沿途郡縣,蠶食地方衛所兵,搶奪糧食。大周的禁軍節度使軍權的權力沒有大唐這麼大,薪餉都控制在兵部,但是禁軍和地方衛所兵不一樣,是精銳部隊。上級武官也享有當地的免稅田,但是產出是不足以養禁軍的,這是恩與防並重。
禁軍也分地方禁軍和京都禁軍,每郡又有一定部隊的半農半兵的衛所兵,沒有前明規模那麼大,但是和宋時的廂軍又不一樣。衛所兵一方面是禁軍的後備役補充,另一方面不同的體系也呈節制作用。
但河西禁軍從西北閃電長驅直入,可見其悍勇。原本京都禁軍西營三萬大軍鎮守要道關隘,可以阻擋從涼州來的河西道叛軍,但是周顯川故意放兵馬進來,周顯川自己也已帶了一萬五千兵馬跟隨其後。其間,又河西節度使的一個兒子,又帶了八千兵馬攻打西城門,不管哪個門先破,均可裡應外合。
廉親王此時意氣風發,一騎當先,衝城樓喊道:“王虎,本王和在場諸位皇親國戚、當朝文武是來恭迎太上皇還朝的!還請速速開啟宮門,不要傷了和氣!”
王虎怒喝:“太上皇陛下身體有恙需要靜養,無精力打理朝政,朝中上下誰人不知?你們無詔帶兵威逼宮門,是為謀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徒元豐打馬上前道:“王虎!你好大的膽子!本王與廉親王、誠親王欲進宮探望父皇,你一個小小拱聖軍右軍指揮使要罪犯大不敬嗎?”
王虎道:“這麼多兵馬全副武裝進京,逼宮造反,到底是誰罪犯大不敬?”